能救命的可穿戴设备都长什么样?
面对复杂并行任务的数据处理需求,除了搭建高性能云平台之外,加大智能终端设备甚至是红绿灯等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澎湃的算力才最终呈现出了可穿戴设备的魅力所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388.htm正是如此多的新能力与新环境,才为可穿戴设备创造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功能,迎来了真正爆发的春天。
注定会到来的新世界,我们准备好了吗?
说了这么多,可以确定的是,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在不远的将来解开众多疾病带来的束缚,盲人、残疾人、中风患者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活动。
这种可能性,是技术带来的最大惊喜,也将新的不平等推到了公众面前。
且不提这些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往往十分高昂。一套能够帮助截瘫患者重新站立行走的外骨骼(Exoskeleton)系统,售价高达6万多美元,普通民众很难承受。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可穿戴设备不再满足于治疗和恢复人类的正常功能,而是与基因技术相结合,来增强和改造人体,获得超出正常范围的“超能力”,那么原本就非富即贵(支付得起高昂的改造费用)的人们,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健康、更加强壮,社会阶级划分也会变得更加明显且牢不可破,正在让整个社会陷入一种伦理困境:技术越发展,越容易滋生特权。
而如何应对并重建新世界的丛林规则,没有人能给出一个面面俱到、和平美好的答案。
就算极尽可能将辅助医疗设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但很多阳光下的医学项目,本身就需要无法估量的资金与时间去滋养,市场化是其注定的宿命。就算这些成果全部民主化了,又如何避免疯狂科学家在富豪资助下暗搓搓地进行增强实验呢?
……脑洞开得太大了,停。

回归到可穿戴设备本身,距离大规模普及实际还很遥远,但它的再次崛起,源自于清晰的应用场景和真实的功能价值,是一场早已注定的身体革命。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撬动多大的金矿,真是个让人心动又心悸的未知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