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业界动态 > 算力爆炸,计算主义黄金时代来了

算力爆炸,计算主义黄金时代来了

作者: 时间:2018-12-11 来源:巴比特 收藏

  孙立林:打造一个去中心化云计算服务网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466.htm

  肖风所说的数据的隐私保护就是PlatON重点布局的领域。PlatON是孙立林和肖风一同打造的项目。孙立林曾说,区块链本身就是基础设施,本质是清算交收一体化,螺旋上升又回到了现金时代。因此区块链在架构上为了实现支付一致性而牺牲了性能。他认为区块链有三大挑战。第一,不适合繁重或复杂计算,性能是企业应用的瓶颈;第二,智能合约并未真正实现智能;第三,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隐私保护,企业并不愿意分享私有数据。

  基于此,PlatON应运而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其中,区块链只是下一代计算架构的组成部分,把共识和计算完全解耦开,添加一个单独的计算层,从而支持更为丰富、复杂的隐私计算、隐私存储和隐私通信。

  PlatON由四个概念组成:“计算工厂”、“服务集市”、“超级清算方”及“隐私守护者”。孙立林认为,数据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被交换、被共享的数据才有价值。在PlatON,数据经“计算工厂”计价、加工后输出。“服务集市”是数据流通的市场,由运营商统一调度,匹配需求。“超级清算方”为不同行业和场景提供统一的涵盖计费、支付、清结算、争议处理等各项服务。“隐私守护者”指PlatON把数据留在本地,通过安全多方计算(MPC)、零知识证明、全同态加密等隐私保护算法实现协同计算,保护隐私。

  孙立林把PlatON定义为下一代的高性能、可扩容、支持隐私保护的去中心化云计算服务网络。它将带来两个结果,企业使用数据需得到用户许可,用户可以获得数据被使用带来的相应收益。

  

image.png


  长铗:一种AI友好型的Tensority算法

  孙立林把计算看成是人类认知的过程,长铗则在小说《屠龙之技》用计算即权力来赞美计算。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庆幸自己处在这样的时代,就是处于计算力大爆炸的拐点时刻,这意味着涌现非常多的机会。”在刚刚召开的“2018比原链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如此感慨。

  长铗是“Proof Of Work”的坚定信仰者,POW常被翻译成工作量证明机制。长铗认为这一词很容易误导公众。以至于像存储、交易、内容创作,甚至是聊天等都被等同于工作量,由此形成五花八门的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其实应该叫作计算量证明,它本质上是一种让计算很难验证很容易的方法。也只有计算量才是可验证的,其它仅仅是激励机制创新,而不是什么共识机制创新。POW机制使得投入的计算力消耗或能源消耗越高,网络安全的壁垒就越高。对区块链来说,计算力是防止51%攻击的壁垒。

  而当前,最新兴的两大科技除了区块链还有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来说计算力就是生产力。而为什么人工智能离“真正的智能”还很远,数据积累足够大,但计算力没能跟上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

  事实上,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在计算力上正呈现出意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在这大背景里,比原链也提出了自己的的解决方案:AI友好型共识算法Tensority。它在算法选型上采用了矩阵乘运算,基于该算法的矿机既可以挖矿,同时也可以用来做AI的加速运算服务。长铗称,越来越多的AI设备厂商开始支持Tensority算法挖矿,还有一些原本和区块链并不相关的行业,比如摄像头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制造商也期望与比原链合作,发掘AI设备的价值。

  长铗认为,区块链不仅让计算更去中心化,从云端向网络边缘延伸,也使得数据更去中心化,通过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零知识证明等加密技术,让所有数据共享者、计算参与者都享有数据的红利,而不只是巨头们的豪门盛宴。

  从云计算到雾计算,这是技术的自我延伸。一方面计算在“雾化”,更去中心,更弥漫,另一方面数据也在雾化,更模糊,隐私更自主可控。

  

image.png


  复兴前夜,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的中国甚至世界正迎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四浪叠加的技术革命,历史已经走到了转折点。

  对于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而言,区块链世界是浮躁的,过多的噪音往往让踽踽独行的创业者看不清技术发展的方向,看不清区块链未来的模样。但不管是PlatON还是比原链,甚至是投资AI芯片的比特大陆,他们在“计算”领域的布局无疑应证了一个事实,谁抓住了“计算”这个核心,谁或许就把握住了通过未来的钥匙。

  区块链从计算出发,历经一轮喧嚣后如今又回归计算。孙立林说:“计算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理解是人类认知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在理念和旗帜下做这个事情,我和我们的团队充满信念,也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如果说三百年前莱布尼茨提出了“让一切皆可推理和计算”的概念,今天,区块链的创业者正延续着这个哲学家的伟大梦想。他们在一片迷茫的领域执灯前行,不断摸索计算的能力和边界。这能否让世界更快看到的复兴和一个崭新的技术的未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计算主义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