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业界动态 > 国产CT赛诺威盛公司打入基层医疗市场

国产CT赛诺威盛公司打入基层医疗市场

作者: 时间:2016-09-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三级医院难进,基层医院竞争激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10536.htm

  国产的主打市场在基层。

  付诗农介绍,的销售市场分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院的客户群主要是二级及以下,也就是基层。部分三级医院在增加第五、第六台设备时也会考虑国产;而私立医院中,年收入过亿的医疗机构很少选择国产CT,但年收入在5000万-6000万的医院是国产CT的布局重点。

  赵洪告诉记者:“二级医院目前面临设备升级,即由单排、多排升级到16、32排,16排现在成了标配。这个市场足够大,二级医院有7000多家。”据悉主打普及型产品。

  不过,基层市场也早已成为跨国医械厂商的布局重点,国产品牌也将面临激烈竞争。

  早在2009年,GE全球启动“健康创想”战略,宣布在未来6年内投资30亿美元,开发100种能增加医疗覆盖率、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新产品。

  西门子则推出了面向经济型产品的S.M.A.R.T战略,对医疗业务做了划分,40%立足于基础医疗,60%面向中高端。

  2012年,飞利浦也推出面向基层市场的“蒲公英工程”,涉及产品开发、销售模式调整,以及额度500万元的“零利率”融资方案。

  更为严峻的是,跨国医疗器械厂商更有成本优势。

  赵洪告诉记者,初创企业的定制需求量很少,因此成本较高。近几年GPS和东芝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且都实现了国内本地化生产,因此CT在基层市场的价格降幅已然很大。

  产品总监周宏斌也直言:“国际品牌为中国基层医院开发了普及型设备,有些设备并不是因为技术成熟、产能扩大而带来价格降低,而是通过降低球管、功率、转速、机架等,这些都是关乎诊断检查的核心技术。在影像品质方面,这些普及款与其高端设备存在较大差距。”

  而三级医院市场则被外资牢牢占据。营销副总裁赵疆坦言:“三甲医院科研需要最高端的技术,目前还只能从GPS等公司购买。”

  赵洪总结国产CT的主要差距在于:“技术要达到一定门槛后才有可能走进三甲医院,另外,CT对于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

  不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较为乐观,他表示:“过去国产CT市场份额不到20%,目前份额已经提高到20%多,预计2025年将占市场份额50%左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赛诺威盛 CT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