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VR交互技术盘点 3D手势识别不是唯一选择

VR交互技术盘点 3D手势识别不是唯一选择

作者: 时间:2016-08-18 来源:VR日报 收藏
编者按:自人类发明了工具以来,与工具之间就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建立起联系,用手握住工具的把手就是联系的一种,随着虚拟现实的崛起,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交互技术也成为了从业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杀鸡不用牛刀,中的交互到底应该如何抉择?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647.htm

  轻度交互

  移动端设备一般无法运行重度体验的内容,对于交互的需求基本保留在轻量级别。3D的用在轻度VR交互上实际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绝大部分人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2D触摸屏,而大部分UI也是2D设计,3D加入的深度信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太超前,而且大部分人臂展不超过1米,深度信息在这里没法体现出相对2D平面的不同。

  所以,一个普通单摄像头通过边缘识别的简单手势交互系统能满足目前大部分VR场景的交互需求,降低手势交互的门槛,从而快速普及手势交互概念,如果还能够配合语音交互功能,就能快速满足短期内VR应用的交互需求。

  重度交互

  PC端VR设备,成本高技术含量高,能够运行重度体验的VR内容,因而对于交互的需求也是重量级别。3D的用在重度VR交互上才是真正的好钢用到了刀刃上,能够满足用户的重度交互需求,还能够提供较好的反馈和沉浸感。用户置身的三维场景中,要跟三维场景里面的物品进行交互,没有深度信息是不可能做到的。

  现在Oculus和HTC Vive其实都采用的是手柄的解决方案,但是3D的手势交互其实是一种更自然、更舒服的方式。对于复杂的3D场景,3D的手势交互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3D场景体验,才是VR内容的未来。而在重度VR体验内容中,空间的深度信息更为复杂,应用场景的变化也更加多样化,只有3D的手势识别能够较好的满足精度、延迟和沉浸的要求。

  至于未来如何发展,历史总是由人民书写的,消费者的选择才是技术方向的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VR 手势识别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