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市场分析 > “中国制造2025”新解读:制造业转型靠什么?

“中国制造2025”新解读:制造业转型靠什么?

作者: 时间:2016-08-16 来源:IBM商业价值研究院 收藏
编者按: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中国制造业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制造业企业必须高瞻远瞩,主动求变,积极顺应“”战略方向,适应市场环境的具体要求,充分把握新工业时代下信息资源带来的机遇,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537.htm

  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

  参与者、产品、生产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在传统价值链下,三者之间缺乏交互作用,联系不紧密,企业以自有资源寻求客户和合作伙伴,以自有生产能力进行模式化产品的制造。在新价值网络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企业能够获得精准的数据洞察,以此为核心驱动力,改造整个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参与者、产品和生产的协同互联;同时,数据洞察始终贯穿参与者、产品和生产三个要素,使它们具有智能分析能力和自我优化能力,实现“智慧的参与者”、“智慧的产品”、“智慧的生产”的角色转变。(如图7)



  数据洞察作为核心驱动力,始终贯穿整个新价值网络。数据洞察以需求导向、创新驱动、敏捷生产、协同合作的方式贯穿整个新价值网络,实现精准实时响应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研发创新、实时指导生产资源配置和决策、以及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如图8)



  解读新价值网络

  参与者是指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主体,主要包括客户,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其中客户是指与企业有直接经济关系的个人或企业,供应商是指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上游企业,经销商是指在某一区域和领域只拥有销售或服务的个人或企业。

  在传统价值链下,企业是生产过程的核心,它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之间以产业链上下游的模式相连接。在新价值网络下,客户需求是生产过程的核心,以此为基础,组织设计公司、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售后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者的加入,形成平台式的网络连接模式。

  智慧的产品

  产品是指满足用户需求的物品或服务。其中物品是指通过具体实物体现价值的有形产品,例如汽车、家具、服装等;服务是指以活动形式体现价值的无形产品,例如产品设计、管理咨询等。

  在新价值网络之下,产品呈现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化趋势,产品研发过程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是指产品具有收集和传输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种信息的能力;个性化是指产品拥有个性化的外观、功能、材质、大小、以及交互界面等;服务化是指产品具有服务功能,并注重用户体验;敏捷化研发是指产品开发采取通用的产品平台、模块和器件,并实行有效的研发管理和跨部门协作。

  智慧的生产

  生产是指通过生产设备、物流设备、移动端设备等生产工具,以及用于管理和控制生产工具的系统和流程,组织生产的过程。其中生产设备包括成套设备、单台机械等生产用物理设备;物流设备包括用于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运输的物理设备;移动端设备是指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主要用于信息获取和传输;系统和流程包括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商业智能软件等,具有管理、控制、分析、预测等功能。

  在新价值网络下,智慧的生产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二是灵活性和可控性更强,三是智能化分析能力更高。机械自动化程度更高,是指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逐渐代替传统设备以及劳动力。灵活性和可控性更强,是指设备之间具有信息交互能力,不仅是与客户、供应商以及IT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而且可以与传递的对象本身,如货物、零件等实现交互。智能化分析能力更高,是指设备具备分析生产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衡量各种约束条件和选择条件,模拟决策可能带来的结果,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能够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做出某些决策。

  协同互联

  在新价值网络下,协同互联是指参与者、产品与生产互联互通,实现跨界跨地域的协同,最终达到共生共赢。参与者与产品的联通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客户直接参与产品设计;产品与生产的联通表现形式包括产品信息直接反映到设备上,设备以此为基础自动进行生产调整;参与者与生产的联通表现形式包括供应商与库存监测设备联通,通过实时跟踪库存变化直接调节供应。

  协同互联是参与者、产品、生产三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增量。它颠覆了三个要素原先缺乏交互的关系,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

  创建新价值网络的核心能力

  在新价值网络中,参与者、产品与生产互联互通,实现跨行业跨地域的协同,最终达到共生共赢。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参与者”、“产品”、“生产”均被赋予了“智慧”的新内涵。本章我们针对每个角色的战略重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互联关系,甄别出企业需要具备的相关核心能力,并运用国内外案例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智慧的参与者:实现需求精准洞察及产业链协同合作

  创建智慧的参与者的核心能力包括挖掘消费者需求、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产业链资源协同。

  挖掘消费者需求:实时收集和监测消费者数据和产品数据,并构建以“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大数据价值体系,进行高效的大数据管理和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实现需求挖掘。

  进行客户关系管理:识别目标人群,在实时洞察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特定的个性化产品,并通过端到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数据分析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实现发展和保留客户的目的。

  实现产业链资源协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组织各类资源,将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销售、维护、保险、金融等各个环节搭建成一个可视化平台,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协同合作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