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物联网的下一站是人工智能

物联网的下一站是人工智能

作者: 时间:2016-08-12 来源:云科技时代 收藏
编者按:物联网有望在未来数年内成为可替代智能手机产业规模的战略性机遇,但是人工智能才是物联网的核心。

  Alexnet神经网络是2012 年国际ImageNet计算机图形识别大赛的冠军深度学习算法,著名的开源深度学习算法Caffe就是基于Alexnet。而到2015 年的 ImageNet 大赛中所有的最好成绩,都是基于深度学习且在 GPU 加速的深度神经网络,这也难怪《连线》杂志惊叹GPU在时代的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418.htm

  Pascal GPU 架构的优势在于:引入了NVIDIA独家的新高速总线NVLink,专门用于GPU以及GPU与CPU的高速互连,GPU最高能够以 160 GB/s的双吐带宽访问系统内存,相当于 PCIe传统带宽的5 倍;采用了目前最快、容量最高的堆叠式内存技术HBM2,Tesla P100也是全球首款采用 HBM2 内存的GPU;显著改进编程模型的统一内存,以单一统一虚拟地址来访问系统中所有CPU 和 GPU内存,极大简化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及数据吞吐能力等。

  微软研究院首席语音科学家黄学东表示:“微软正在开发具有 1,000 多层的超级深度神经网络。NVIDIA Tesla P100 的惊人性能将让微软 CNTK 能够加速实现的突破。”

  80万的AI服务器,到底值不值?

  NVIDIA DGX-1的定价为12,900美金,约合80万人民币。那么,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呢?

  NVIDIA DGX-1提供8 颗 Tesla P100 加速器、每颗 GPU 16GB 内存、7TB 固态硬盘 DL 高速缓存等配置,吞吐量相当于250台E5双路X86服务器。那么,按2万元人民币一台E5服务器简单估算,250台即500万的成本,这还不包括机房、网络、能源等额外成本。而DGX-1采用 3U 架上型机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集成到集群当中,显然用DGX-1做集群更划算。

  在集成的软件方面,NVIDIA DGX-1提供了一整套优化的深度学习软件,属于开箱即用型。在NVIDIA的开发者网站Developer.nvidia.com上,有一个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专区,里面提供了Deep Learning SDK开发工具包、NVIDIA DIGITS图像分类与识别软件、Deep Learning开源框架等定制化软件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软件支持,可供下载和使用。

  其中,Deep Learning SDK开发工具包内含强大的工具及类库,可用于设计、开发和部署面向GPU优化的深度学习应用。其中的类库包括深度学习基础cuDNN、线性代数、稀疏矩阵、多GPU通信以及全面的CUDA CC++开发环境。NVIDIA DIGITS深度学习管理调度平台为图像视频类数据分类和识别,提供了包括LeNet、AlexNet、GoogLeNet等在内的预设优化算法。除此之外,NVIDIA还定期更新开发者网站,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优化算法——如果说GPU已经是深度学习领域不能或缺的组成,那么这款面向机器学习的NVIDIA DGX-1则让更多企业抛开束缚,以更快的步伐迈向人工智能。

  基于NVIDIA GPU的商用人工智能软件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GPU的普适性:针对个人电脑的GeForce、针对云和超级计算机的Tesla、针对机器人和无人机的Jetson以及针对汽车的DRIVE PX等所有NVIDIA GPU都共用同一种架构。

  百度、谷歌、Facebook、微软是首批把 NVIDIA GPU 应用于深度学习的企业,在近两年内与NVIDIA 在深度学习方面合作的企业激增了近 35 倍至 3,400 多家,涉及医疗、生命科学、能源、金融服务、汽车、制造业以及娱乐业等多个行业。

  考虑到NVIDIA DGX-1在硬件、软件和集成服务等方面的明显优势,80万的价格并不为高。NVIDIA DGX-1显然能够大幅提升AI模型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加快对于来自上各类图片、视频、语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速度,比如工业生产线检测的图片、医疗影像视频、道路交通图片与视频分析等等,帮助企业尽快、尽早地从AI算法中受益。

  中科曙光成为NVIDIA DGX-1在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而全球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中国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也成为NVIDIA DGX-1的首单客户,后者将把DGX-1用于视频监控方面的深度学习超级计算机项目上。

  NVIDIA DGX-1已经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DGX-1的上市有望激活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商用。对于企业来说,在跟投项目的同时,需要开始考虑人工智能策略。在大的产业趋势到来之前,只有领先一步,才能步步占据先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物联网 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