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2016智能可穿戴产业往何处去?

2016智能可穿戴产业往何处去?

作者: 时间:2016-03-29 来源:肥皂数码 收藏
编者按:可穿戴领域还有很多金矿有待挖掘:不管是公交地铁的刷卡支付,还是与智能家电的融合控制,智能可穿戴都具有天然的便利优势。

  相比之下,由于欧美同行的创业公司在创新上的失速,导致了上市的Fitbit被投资者看跌,Jawbone裁员,Misfit被收购,Pebble日渐式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953.htm

  当这一批欧美创业公司失速的时候,一批新的中国创业公司已经在可穿戴新品类的创新中走得更快、更远了。而上了市的Fitbit开始固步自封,完全担不起创业公司中的创新领导者的角色。于是,整个可穿戴产业的格局,也在这样的竞速中渐渐发生了改变。

  这时候,巨头也开始入局了。

  去年苹果手表正式开始销售,其全球市场份额一下子就排到了第三;而微软、三星等各大巨头凭借其在IT产业的主导地位,不断迭代发布了一代又一代的手环和手表产品,丝毫不因为市场占有率低而放弃。甚至连传统行业巨头,也凭借手头的巨额现金和品牌渠道优势,通过并购开始入场,例如全球第三大腕表集团Fossil收购了可穿戴创业公司Misfit,UnderArmour收购了MyFitnessPal和Endomondo,并与HTC合作推出了全系列硬件。

  这一切都说明:在巨头眼里,一场盛宴即将开始。

  那么,全球产业正在往何处去?

  大量的用户需求呼之欲出,技术创新并且产业化已经到了临界点。设备能从哪些方面创新呢?我认为有3个领域到了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颠覆的阶段。

  1、设备将让运动智能化、让竞赛装备智能化

  球类、健身、高尔夫、骑行、滑雪等各类细分的运动领域在一两年必然发生变革。用户在运动中希望自己的动作更加标准,希望保护自己不受伤。怎么做到呢?

  第二代“华米智芯”就是一个解决思路。它内部集成更多传感器,更小更轻更薄,成本也极低。因此它非常适合植入到滑雪板、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运动器械中,甚至通过独特的ID功能作为俱乐部会员卡使用。

  例如,最近我们与一个美国硅谷团队讨论合作,“华米智芯”将会结合他们研发的SaaS服务和APP,服务于健身房和高尔夫领域的教练和用户。

  全国各地的大众跑步及马拉松竞赛活动方兴未艾,但是赛事的管理还是非常原始,线下活动的出错和混乱时有发生。华米通过蓝牙信号定位及ID识别系统,配合手环自动打卡、自动记圈的方式来记录比赛成绩,并且自动通过SaaS服务完成运动成绩存储和运动排行榜发布。华米自己的“米动四季跑”以及第三方专业赛事采用这套“智能硬件+云端服务”的运动服务系统之后,让参加运动的用户们满意度大大增加。

  智能场馆、智能跑道的落地有很多困难:资金昂贵、技术不成熟。然而,众多的创业公司正在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做实,结合可穿戴产品及SaaS服务的可运营的智能场馆正在成为可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