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DS技术的BPSK信号生成

BPSK信号中,载波的相位随调制信号“1”或“0”而改变,通常用相位0和π来表示“1”或“0”。
结合BPSK和DDS的基本原理分析可得:利用DDS技术的调制特性生成BPSK信号,只需控制DDS的相位控制字P,让其随调制信号进行变化即可。当调制信号为“0”时,载波相位为0,即相位控制字P为0;当调制信号为“1”时,载波相位为π,即相位控制字P为512。这样,通过相位累加器的输出与受控相位控制字P相加,就可得到DDS中ROM的寻址地址,从而进一步生成BPSK信号。
利用一组随机数的二进制编码的最高位作为控制,生成BPSK信号的二进制码元。其中,采用的产生随机数算法为:定义a、b、s三个变量,将任意2个不等于0的数赋给a和b,a、b进行模2加后的结果赋给s,然后再将a的值赋给b,s的值赋给a,a和b再进行模2加,结果再赋给s,如此循环……变量s中所存储的一系列数值即可看作一组随机数,如图3。

VHDL源程序的主要部分如下:

在Xilinx ISE 8.2i开发环境中对其进行仿真的结果如图4。
4 结束语

该方法可操作性很强,使用简单方便,具有直观快捷、容易实现的特点,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