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晶体变换器的概要及设计

晶体变换器的概要及设计

作者: 时间:2010-05-28 来源:网络 收藏

图20所示的为各种性能。由其中的图(C)所示的顺方向传达电导|yfs|特征,可以知道VG1S=0.5V,VD2S=4V时,|yfs|=23mS。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88021.htm

图20 3SK73的诸项特性
(此为使用厂商的数据规格所做的设计。在G2电压(AGC电压)为0~2V时,电功率放大率为l0~24dB变化。)
根据以上的条件,从图(a)与图(b)的特性可以求出漏极电流ID=14mA。
可是,如图(e)所示,在外部温度Ta达到75℃时,漏极电功率损失PD必须控制在150mW以下。此时,可以求出漏极-源极间电压VDS=150/14=10.7V。
根据3SK73GR的IDSS分类,有6mA~14mA。由特性图可以看出,所流通的ID值较大,为考虑余裕度,电源电压设计为6V。
图(d)所示的为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1)电压与噪声指数NF,以及电功率放大率Gps的关系。此所示的虽然为在VG1S=0V时的数据,但是,相当不太大,因此,可以直接如此使用。
ACC电压是指VG2S,在VG2S=4V时,NF约为2dB。此一数值对于高频率放大电路而言,还算可以。
电功率放大率约为25dB。VG2S为0~4V变化时,其放大率为在+10~+25dB间变化。也即是,利用VC2S,可以改变的放大率约为15dB。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晶体变换器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