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应用的无闪烁调光实现方案
增加有源衰减电路和泄放电路可确保LED灯在极宽的调光范围内稳定工作,且无任何闪烁。
非隔离式LED驱动器
图8中的电路采用了隔离式设计。该设计能为驱动器与LED灯相隔离的照明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这是高功率商业和工业照明系统常用的设计。对于驱动器与LED灯同时集成在同一外壳中的应用来说,就像替换灯一样,通常采用隔离式设计和非隔离式设计。采用非隔离式设计可以大幅减少元件数并降低系统成本。PI的LinkSwitch?-PL系列器件可提供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和恒流控制,同时集成了一个725 V MOSFET,非常适合非隔离应用。图11所示为使用LinkSwitch-PL LNK457DG (Ref2)设计的5 W可调光的功率因数校正LED驱动器的电路图。

本设计是低成本、低元件数和PCB占用面积小的解决方案,可用于白炽灯替换灯。使用包括前沿可控硅调光器在内的所有调光器类型,都可以实现无闪烁及100:1的调光范围。由于元件间具有一致的调光性能,因此启动时间小于300 ms。在可调光模式下,115/230 VAC输入的效率 >73%;在非调光模式下,115/230 VAC输入的效率 >78%,且功率因数 >0.9。

图12:驱动器集成在A19 LED替换灯中(电路板从壳体中去除)。
在设计中,变压器不需要添加偏置绕组,恒流模式设定点由R18上的电压降决定。然后将电压反馈到U1的FB引脚。输出过压保护由VR2和R14提供。
图13显示了反馈电压如何用于让前沿调光器进行调光。

图13:FB引脚参考电压与可控硅相位角之间的函数关系。
LED输出电流由FB引脚电压控制,FB引脚电压随可控硅调光器的导通角按比例进行变化。当导通角减小时,FB引脚参考电压随之降低,从而减小LED平均电流。在接近主半周期持续时间的25%时(?OS),开始调整FB引脚电压。在?OS和?OL之间,相位角与反馈电压VFB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OL之后,可控硅导通角变得非常小,IC以恒定的频率和占空比进行开环,其内部集成的高压功率MOSFET能够处理严重切角的输入电压所带来的最大功率,从而产生深度调光的光输出。为使调光器中的可控硅保持维持电流,LinkSwitch-PL可将MOSFET导通时间朝AC输入电压的过零点进行延长,从而提供有源泄放或维持功能。
本设计中集成了有源衰减和泄放电路,可确保所有类型的调光器控制在最差条件下均能进行无闪烁工作。对于非调光应用,可以省略这些元件。
从上面介绍的两种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如果所采用的控制器既能执行功率因数校正,又能执行恒流驱动和相位角检测,那么设计出的隔离式及非隔离式LED驱动器就能与所有类型的调光控制器实现稳定工作。此外,还能使电路满足所有国际标准的效率、功率因数、谐波和EMI要求。过去,白炽灯泡必须针对特定的电源电压进行制造。现在,却不必再受此限制,制造出的可调光LED灯可以不经任何改装而通用于世界各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