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CP1200A的多路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2 设计特点及注意事项
2.1 动态自供电(DSS)
动态自供电技术使得所设计的反激变换器无需辅助电源绕组,可由高压直流干线直接供电。DSS的原理基于Vcc大容量电容从一个低电平到一个较高电平的充放电。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电源接通时,若VccVccH,则电流源接通,无脉冲输出;若Vcc下降且大于VccL,电流源关断,输出为脉动;若Vcc上升且小于VccH,电流源接通,输出为脉动;典型值VccH=12V,VccL=10V,其工作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Vcc电容的充放电示意图
2.2 跳周期工作模式
由于开关电源在正常负载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效率,而在输出功率减小时,其效率将开始下降。NCP1200A内嵌跳周期功能,当输出功率需求量减小到给定值以下时,便自动地跳过开关周期,这是通过监视脚FB来实现的。当负载需求量减小时,内部环路要求较小的峰值电流,当此设定值达到确定的电平时,集成电路将阻止电流继续减少,并开始使输出脉冲出现空白,实现跳周期模式。当FB跳过门限值(默认值1.2V)时,峰值电流不会超过1V/Rsense。当集成电路进入跳周期模式时,峰值电流不会小于Vpin1/3.3,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脚1的电压值来调节跳周期的峰值电流。这样在空载情况下,NCP1200A的总待机效率可以很容易达到设计要求。
2.3 短路保护功能
通过持续监视反馈回路,NCP1200A能检测到出现短路的情况,并立即将输出功率减小,以对整个电路进行保护。一旦短路消失,控制器即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对于给定的恒定输出功率的电源,可以很方便地断开这个保护功能。
2.4 软启动的实现
Vcc电压从12V降到10V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了系统能否正常启动,由输出电容充电引起的相应瞬态故障持续时间必须小于Vcc电压从12V降到10V的时间,否则反馈监视回路就会当短路情况处理,使得电源将不能正常启动。Vcc上的电压和脚6的外接电容值C有关系。假设系统达到额定负载所需的时间为6ms,因而Vcc的下降时间必须大于6ms,此处设定为10ms。在包括MOSFET驱动的集成电路消耗电流为1.5mA,由式C=i·Δt/ΔV,可得所需电容值的大小。按照此处所设定的条件可知C=7.5μF,在实际电路中用C=10μF,以便实现软启动功能。
2.5 芯片管脚防负电压尖峰功能
此芯片可以通过附加外围电路来防止敏感管脚被负电压尖峰损坏。负的信号对只有正偏置的控制芯片有很大的损坏,使其不能稳定工作。如果由于设计不当,使得变压器原边电感和脚6外接电容发生谐振,将会在脚6上产生负的脉冲,造成芯片损坏。为了有效地防止此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两种电路来保护芯片。
图3 防止负压脉冲电路
2.6 内嵌前沿消隐(LEB)功能
一般控制芯片,在一次侧的电流检测输入前,必须对检测到的电流波形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以防止由于开关管的开关尖峰所引起的瞬态过流现象。NCP1200A内部具有250ns的前沿消隐电路,从而无须外加低通滤波网络对检测的电流进行处理,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