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电流对白光LED光学特性的影响

电流对白光LED光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 时间:2010-12-08 来源:网络 收藏

  4、对光通量的

  发光二极管在调节光通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器件的光通量随着增加而增加,在100mA~250mA,光通量增加率为126.2%;从250mA~350mA时,的增加辐度较小且呈非线性增加,增加率为30.4%。PN结是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增加后,注入到发光区的电子和空穴数量增加,发生辐射复合的数量也会增加,器件的光通量增加。但当注入电流继续增加到某一值时,光通量输出不再增加,趋于饱和。

  

  图5 电流对发光效率的

  5、对发光效率的

  当电流增加时,注入发光区的电子发生非辐射复合的几率变大,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电流增加导致器件的温度升高,使荧光粉的量子效率降低并进一步增加了非辐射复合的几率。在图5中,由于驱动电流在正常的工作电流内,器件的发光效率虽有一定的降低,但变化的幅度并不大。

  6、对峰值波长的影响

  在发光谱中,最高峰对应的波长称为的峰值波长。在测试峰值波长时,都是点亮1分钟后才开始测试的,这是由于同时考虑了时间和电流的影响,长时间加热导致了峰值波长向长波方向偏移,而电流的增加使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蓝光器件都是以GaN基制成的,GaN基发光器件稳定性较好,在热平衡时,不同的电流,器件发光峰位置几乎不变。

  7、对显色指数的影响

  显色指数(Ra)也是白色照明光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用来测量光源照到被照射物体上面,还原被照射物体所有颜色能力的指标,作为照明用的光源要求显色指数越高越好,一般要求80以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参考光源是Planck黑体辐射体,日常生活中的白炽灯的显色指数接近100。

  

  图6 电流对显色指数的影响

  由于蓝光LED与$荧光粉组成的白光系统,其光谱中缺少红光成分,显色指数还不理想,这也是目前业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显色指数与光谱成分有关,电流增加但并不影响出光的光谱的分布,所以器件的显色指数几乎没有变化。

  8、小结

  LED是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发光的各参数与流过器件的电流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电流的增加,功率型白光LED的色温会有一定的升高,色坐标(x,y)小,光通量增加但发光效率降低。作为照明用的功率型白光LED的主要技术指标随电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稳定,另外白光LED具有节能、长寿命和无污染等优点,所以白光LED是下一代照明光源的理想选择。

基尔霍夫电流相关文章: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