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作者: 时间:2012-03-09 来源:网络 收藏

2 物现状
2.1 物的体系架构
关于物的体系架构,学术界有诸多不同观点。文献提出物联网体系架构应包括3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文献提出物联网体系架构应包括4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表1对两者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对比。文中较为赞同文献的提法。其中指出,物联网概念模型已经无法采用传统的分层模型进行描述,采用物品、网络、应用三维模型建立了物联网的概念模型,构成由信息物品、自主网络、智能应用为构件的物联网概念模型。图2为物联网三维概念模型。文献认为,采用分层模型构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以及实现模型,得出的结果较为零散且需要进一步分类,从理论上可以说明,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法采用二维分层模型构造其逻辑模型。采用物联网三维概念模型可以部分解释物联网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一些争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0988.htm

b.jpg


2.2 物联网的
物联网的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知、信息传送和数据处理这4个环节,其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射频识别,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等。
(1)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态或移动待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用于对采集点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标识。鉴于RFID技术可实现无接触的自动识别,全天候、识别穿透能力强、无接触磨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物品的自动识别等诸多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使其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在物联网“识别”信息和近程通讯的层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品电子代码(EPC)采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作为载体,大大推动了物联网和应用。
(2)传感技术。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而目前的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传感节点和电子标签等方式完成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作为摄取信息的器件,由于其所在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因此物联网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其感受信息的能力,二是传感器自身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传感器技术在这两方面应当实现与突破。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