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疫病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 疫病与防疫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疫苗管理功能:针对疫苗的数量、进货时间、生产日期或批号等进行管理:主要操作有:疫苗信息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各奶牛场疫苗注射情况查询。
(2)接种管理功能:与牛只管理相关联,存放每头牛或每群牛的防疫免疫接种的信息。
(3)疫情信息管理:对奶牛场常规疾病的监测(如口蹄疫、蓝舌病、炭疽、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的发病情况监测),疫病名称、特征等:主要操作有:疫病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
(4)应急预案管理:针对疫情、疫病的发生,提出应急预案或解决办法:主要操作有:应急预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
4.4 产乳管理
主要记录日或月产量,并可生成产量报表,可提供牛只或牛群产奶量分析表。
4.5 系统管理
主要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还有用户管理功能(如用户权限管理:畜牧管理部门用户,可查询奶牛场的疫病监测信息和预防接种情况:系统管理用户,具有数据备份、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升级权限等)。
4.6 警情报告
当出现疫情时,可及时有效采用多种报告形式。
结语
本项目基于RFID电子标签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去访问不断变化的中心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力促进畜牧业部门职能转变,强化公共管理能力,这对于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奶牛饲养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奶牛个体产乳量、提高饲养牛群总体经济效益、生产管理水平和对主要疫病的控制水平已经是提升奶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目前的生产现状以及对奶牛生产和疫病控制管理的要求,奶牛生产引入计算机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因RFID动物识别应用技术的推行又涉及到相应管理、监察工作流程模式的改变,短期内RFID在动物识别领域不会出现全方位的规模化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