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胸带的设计方案介绍
3.4参数采集及无线传输的技术实现
根据针对单片机程序开发的各个软件的优缺点,根据主要器件的各引脚说明,进行程序编写以控制端口,实现通过传感器的人体参数采集(采用μVision 2编译器)。然后,根据编写程序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并且由显示器显示。
射频连接必须能够保证双向都为64 Kb/s数据速率,并且要求这个连接是全双工的,即两个收发器能同时工作。由于ShockBurst特性,所有与协议相关的操作都由硬件来处理。虽然nRF24E1使用的是低速的8051微控制器,但无线传输速度可达到1 Mb/s。在初始化配置后,nRF24E1就可对射频收发器进行控制。主从收发器在进行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同步化,RF使用的数据包可定为248 b(8 b引导信号+16 b CRC+32 b地址+24 B有用数据),因此,每个数据包含有24个采样信号。为了达到实时要求,必须3 ms发送一次。
射频天线设计为:将天线布在板厚1.6 mm,材质FR4的印制板上,采用1/4波长单极天线。FR4板材在2.4 GHz时电介质常数为4.4,单极天线的宽度W=1.5 mm,在这些参数给定的情况下,计算单极天线周围物质的电介常数为3.16,从而可算出此条件下波长为6.89 cm,1/4波长即为1.72 cm。但将天线布在印制板上,为了使其在2.4 GHz更容易谐振,需将长度再加长5 mm。最后,其天线在印制板上形状就像一线长22 mm,线宽1.5 mm的导线。
3.5系统的开发
运用可视化语言开发,建立人机交互界面。其中可视化环境具备接口技术,可以实现PC机与硬件系统的串行通信,而且可以与数据库相连实现采集到的数据显示、查询、存储及更新等功能。如图1,图2所示。

4 结语
由采集系统所得到的数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也可用于帮助教练或保健师指导运动员制定合理训练计划,避免运动员训练不合理;还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结合人体一些生理因素,更人性化、科学的设计服装款式、选择更适合人体的服装材料。
21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可穿着的电子智能服装无疑将代表未来功能性服装发展的潮流。目前,我国在智能服装的研究方面还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我们只有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性服装产品,才能在世界智能服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5384.ht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