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安全与国防 > 业界动态 > MOTO手机辐射遭质疑 国家标准将出台

MOTO手机辐射遭质疑 国家标准将出台

——
作者: 时间:2006-06-16 来源: 收藏
 近日,据外电报道,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发布的手机辐射 
最强的前10位的手机中,摩托罗拉竟然独占9席。这9款产品的SAR值 
(电磁辐射测试值,单位为W/kg)均维持在1.51-1.58SAR之间,虽然没有 
超过美国手机辐射最高上限1.6SAR,但其辐射值均接近“高压线”, 
一时间手机辐射安全又成为了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另外记者从信息产业部泰尔实验室获悉,《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 
测量方法》(草案)将于今年8月出台,从目前泰尔实验室的测试情况 
来看,绝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达标均不成问题,该标准不会给整个国 
产手机产业带来太大压力。 

  高辐射为了好卖 

  美国最新关于手机辐射的数据显示,手机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中,辐射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FCC发布的最新检测数据中,摩托罗 
拉手机的很多型号已经接近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的入 
网手机最大辐射水平SAR值必须低于1.6W/kg标准,其中辐射量最 
高一款手机是摩托罗拉L6,SAR值达到了1.58,最低SAR值为1.51。 
  在这次登上“辐射最强排行榜”的9款摩托罗拉手机中,有5款手 
机先后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中被指辐射值最高的“L6”则是目前市场 
上的畅销机型。 
  随后记者致电摩托罗拉(中国)公关部询问:“手机辐射虽已达标, 
为何SAR值偏高?这是否与手机信号强弱有关?FCC提到的9款手机有 
哪几款在中国大陆销售,摩托罗拉将采取何种方法消除影响?”等问 
题时,公关部朱有琛女士给记者的答复却是一纸“关于摩托罗拉产品 
安全性和辐射的声明”,该《声明》强调使用摩托罗拉手机不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对记者三个问题却没有给予回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摩托罗拉手机辐射SAR 
值偏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厂商为保证通话质量,将手机信号调高使其 
拥有高灵敏度有关。很多手机产品上市后会出现通话断续,发生中途 
掉线等问题而遭到消费者的投诉,为此厂商方面通用的做法就是把手 
机信号波段调高,使问题得以解决。 
  松下国际商事(上海)有限公司机电产品营业主管王大勇同时指出, 
手机电磁辐射与手机信号强弱有直接关系,应该是成正比例的,但手 
机通过调好信号强弱而使辐射值偏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虽然摩托罗拉的产品属于达标范围之内,但记者从FCC提供的数 
据中却看到索爱、诺基亚、三星、LG等手机产品,其辐射较弱的手机 
SAR值均在0.4以下,为何摩托罗拉的产品会超过其他企业3倍之多呢? 
  一位业内人士一语中的地提出,手机辐射SAR值一般在产品出厂 
时需做入网测试,如果企业方把SAR调低将会大幅提升企业生产成本, 
并直接与该款产品的赢利能力“挂钩”,为此厂商如果把手机SAR调 
高到“临界点之下”一方面可以保证高信号,强通话质量,一方面在 
标准范围之内,最根本的目的则是为了追求高利润。 

  “绿色手机”呼声再次高涨 

  一段时间以来,医学、生物学和环保科学方面的专家发出手机辐 
射对人体有伤害的呼声,与手机生产商认为手机辐射不会对人体有伤 
害的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得“绿色手机”的呼声再次高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则从电磁科学的角 
度分析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肯定是有影响的,手机拔号时产生的热 
效应虽然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波段相似,但其强度与微波炉的功率有 
悬殊的差距,再加上手机通话结束后,其产生的辐射立即消失,希望 
广大手机用户不必谈辐射色变。 
  “和有人在太阳下曝晒会皮肤过敏一样,人对手机电磁辐射的敏 
感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何桂立说,如果你打一 
会儿手机就有头发热、发晕甚至疼痛的情况,说明你是对手机电磁辐 
射很敏感的人,那就一定要尽量少用手机或者坚持使用耳机。但有的 
人即使打一两个小时也没什么感觉,那可能就是不敏感的人,自然可 
以放心。 
  尽管如此,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中国生物医学工 
程学会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的电磁辐射与健康网上调查显示,62.2 
%的手机用户认为即将出台的标准仍不一定保证手机产品安全。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认为,目前有关手机辐射方面的产品 
投诉因为国内没有相关的标准和测试机构,使得消费者陷入了维权难 
的尴尬境地,因此国家相关机构应尽快出台手机电磁辐射的相关标准 
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标准对国产手机无碍 

  国家六部委正在制订《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将 
于今年6-8月出台。记者从参与制订标准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 
尔实验室何桂立主任方面获悉,该标准的技术研究工作、制订工作早 
已结束,目前正在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能否按时出台还很难说。 
  何桂立告诉记者,标准将会与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2.0SAR 
值标准保持一致。当记者问到《电磁辐射标准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的出台会是否会对国产手机造成影响时,何桂立表示,从目前泰尔实 
验室对国产手机进行的入网测试来看绝大多家手机生产企业均能达标, 
技术能力不存在问题。 
  何桂立说,目前对厂商送检的产品,实验室只出具产品SAR值低 
于2.0的报告,并不公布其精确SAR值。未来电磁辐射标准出台后还将 
针对性地公布国家强制标准,并尽可能地详细标注产品SAR值信息, 
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于标准出台后记者有关标准执行难和市场监督难等疑虑,何桂 
立认为,《电磁辐射标准》不同于《空调能效标准》和《电视机待机 
能耗标准》,可以通过完善手机入网制度的办法在《电信设备进网管 
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产品上市前必须完成电磁辐射的测试,严把产品 
上市“第一关”。 
  “电磁辐射问题不光需要政府的大力配合,也需要企业从商业信 
誉的角度出发,充分重视手机辐射问题,而不要一味回避。”海尔通 
讯策划部部长崔涛告诉记者,其部分型号手机通过了由国家环保总局 
认证中心(CEC)开展的手机SAR值测试,其SAR值是标准的50%。此 
外夏新、康佳等几大国内手机厂商的企业负责人则表示,随着媒体对 
手机辐射问题的关注,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厂家也会感受到 
来自舆论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企业方面现在都在主动地做着产品设计, 
从而减少辐射,目前企业完全有能力达到国家要求。 
  通过对手机电磁辐射的测量可知,已投入使用的手机,有相当大 
的比例辐射值过高。赵玉峰表示,辐射超标手机过多的主要原因在于 
标准的执行力较弱,这既需要政府的大力配合,也需要企业从商业信 
誉的角度出发,充分重视手机辐射问题,而不要一味回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