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开始起飞
2011年,与其它半导体产品相比,在LED背光源、LED全彩显示、LED景观照明、LED路灯、LED汽车车灯等下游市场高速稳定发展的拉动下,中国LED市场需求量达到696.1亿个,同比增长15.0%,增速有所回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3634.htm在市场需求额方面,由于下游主力市场进入大尺寸背光源拉动作用快速放缓与通用照明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之间的空档期,LED中上游环节产能快速开出,LED市场出现结构性的供大于求,造成平均价格大幅下滑,使得LED销售额的增长大幅回落。2011年,中国LED市场需求额为273.0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6%。
发展特点
大尺寸液晶背光拉动作用远低于预期,照明应用尚未形成主要驱动力
2011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较2010年基本持平,占市场主流的液晶电视对背光市场总量增长的贡献很小。由于LED背光功耗低、亮度高、光衰小、体积小等优点,在技术不断优化,价格快速下滑的前提下,2011年LED在大尺寸背光领域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5%,较2010年提升了将近一倍。因此大尺寸LED背光模组实现了翻倍的增长。然而,随着LED芯片亮度和导光技术的提升,单位面积液晶面板背光所需LED光源颗粒数大幅减少。2009年,一台42寸液晶电视主要采用垂直背投背光技术,所需LED光源颗粒数在1000颗以上。2011年,同尺寸液晶电视多采用侧背光技术,所用LED光源数量一般为360~480颗,LED背光使用LED光源数量下降了50%~65%。单位使用量的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中大尺寸背光源应用对上游LED光源的市场带动作用。

2011年,尽管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布局较早,业务比重较大的LED企业基本都实现了逆势增长的态势,但由于通用照明市场仍处于市场导入期,尤其是国内商用和民用照明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致使照明应用对上游LED的驱动力尚未真正发力。
LED成为上市公司投融资的热点
从2010年起,LED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与相关公司上市融资的热点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第四季度,业务涉及LED领域的上市公司有34家。其中,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有6家,上游设备、衬底企业有6家,下游封装、应用企业有17家,数量占了一半。此外,上海贝岭、华微电子和士兰微三家上市公司为LED下游照明、显示等应用提供配套的驱动IC和功率IC产品。据报道,目前仍有中山木林森、深圳聚飞光电、深圳万润科技、深圳长方、北京利亚德、杭州远方6家企业正在申请过会或准备发行。
可以看出,实施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中,仅有联创光电和三安光电是传统的LED企业,其它四家都是基于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中途切入LED领域的。这些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以外延/芯片环节为核心业务,逐步向下游封装、应用环节延伸。
几乎所有的封装模组企业都是在2010年和2011年上市的。基于对半导体照明市场的预期,资本市场更加青睐于LED下游封装、应用环节。未来两到三年,LED领域的募投企业将更多集中在封装、应用环节,以及关键设备和应用配套环节。
产品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高亮LED成市场主力
随着LED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LED工艺技术的发展成熟,高亮度、超高亮度LED已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带动LED市场的产品结构快速升级。这其中除了传统的应用大户—LED显示屏、装饰照明市场外,近年来高亮度、功率型LED在照明市场和背光源市场中的快速发展,是支撑高亮度、功率型LED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其中能够提供建筑物外立面不同颜色变换效果的LED景观照明占据照明市场中的最大比重。在LED各细分应用领域中,LED路灯、LED汽车车灯、大尺寸LED背光源、LED全彩显示屏等领域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未来几年,高亮度LED在各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低成本、高色温是LED通用照明产品发展方向
阻碍LED照明灯具普及的因素很多,既有亮度、散热、驱动、二次配光等技术问题,又有标准、品牌、消费认知度等行业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讲,实际消费的产品价格和实际感受的照明效果(色温)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009~2011年,LED冷白光照明产品每千流明lm(亮度)的平均价格从25美元、13美元,下降到了10美元。同期,LED暖白光照明产品每千流明lm(亮度)的平均价格从36美元、25美元,下降到了18美元。预计2012年,LED照明每千流明平均价格冷白光将持续降至6~8美元,暖白光将降至10~12美元。价格的快速下降,有利于市场普及,但需要不断降低成本的支撑。现阶段,LED照明器具的成本是普通节能灯具的5~8倍,要降低照明产品成本不仅要降低LED光源成本,降低散热板、驱动电源、透镜等周边部件的成本也同样重要。
在色温方面,根据调查目前有60%以上的消费者比较青睐低色温暖白光的LED照明产品,暖白光LED色温在3000K左右,给人温暖的感觉,用于交通路灯光源,雨雾天气的穿透力较强。随着LED照明产品逐渐向民用、室内通用照明发展,消费者也将逐渐认识到接近太阳自然白光色温范围(5500-7500K)的LED产品才是最适合的通用照明光源。这种高色温(6000K)的LED照明产品显色指数较高、光衰较小、成本与能耗较低,将成为未来LED通用照明产品的发展方向。
迈向大尺寸LED衬底时代
从宏观看,LED相关产业链包括设备、衬底、外延/芯片、封装/模组、相关半导体芯片、应用等。
Lux Research公司马谆和Pallavi Madakasira对衬底市场做出来预测。LED芯片制造商正在转向使用更大尺寸的衬底以追求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同时衬底尺寸的扩大还将实现在单一衬底上容纳更多的LED芯片。然而,日渐繁荣的通用照明市场仍将主要依赖于较小的2英寸和4英寸蓝宝石衬底,因为生产无卷曲、无缺陷的大尺寸衬底以实现更高的LED亮度和色彩在工艺上仍面临不小的挑战。虽然成本降低的优势将持续推动向6和8英寸衬底的生产转移,但相关的厂家目前能在这两种衬底的生产上多大程度地保持较好的质量和成品率仍然还是个未知数。与此同时,LED供应链的其他环节也需要相应的扩大生产以满足未来规模化使用大尺寸衬底的市场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