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LED照明“革命”:四重困境待破

LED照明“革命”:四重困境待破

—— LED入室已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新一轮的照明革命
作者: 时间:2012-02-09 来源:半导体制造 收藏

  调查显示,目前有87.1%的企业从事下游产品制造,12.9%的企业从事中游封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上游芯片制造领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8763.htm

  上游核心技术缺失对宁波灯具产业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有60%的企业认为芯片价格太高,利润空间被剥夺;有40.0%的企业表示无法鉴别芯片质量好坏;有42.1%的企业认为受芯片影响,产品质量受制于人。

  下游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薄弱,配套产业不健全。

  调查显示,下游产品研发、设计中的问题主要在于配光、电源驱动和大功率散热三个方面,分别有22.1%、23.6%和12.9%的企业没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研发能力,而认为在这三个方面不存在问题的企业分别只有14.3%、27.1%和27.9%。从具体的能力上看,人才紧缺问题反映最为强烈,分别有51.4%、23.6%和35.7%的企业认为自身缺乏配光、电源驱动和大功率散热方面的人才。

  企业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产品认证存在诸多困难。

  调查显示,有17.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在小型企业中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23.1%。从具体检测能力来看,分别只有19.3%、8.6%和10.7%的企业拥有附件安全、光危害和热分析仿真方面的检测设备。

  另外,企业在产品认证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困难,分别有65.0%和62.9%的企业表示存在认证费用高和认证种类太多等方面的难题。

  对策建议

  完善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发展合力。

  地方政府应在已有《宁波市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基础上,以扶持上游芯片制造产业和完善下游配套产业为重点,制定可实施的产业技术发展细则,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学习和借鉴东莞、中山、大连等城市的成功经验,采用实施产品示范工程、设立LED产业园区、开设LED国际采购交易中心等方式,推动LED灯具产品的广泛应用,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品牌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LED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在宁波LED相关实验室中,检验检疫实验室相对具有较好的基础,宁波电气安检中心LED灯具安全项目已获得CNAS认可,同时具有相对丰富的机电产品检测经验。因此,地方政府和检验检疫自身可合理利用现有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加大设备、场地和人员投入力度,开拓LED成品和研发领域的检测能力。同时,检验检疫等技术部门应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工作,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和检验检疫技术优势对企业开展培训。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提供全面保障措施。

  财税、金融部门应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措施,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形成有利于发挥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人事、教育部门可利用设立LED产业专项基金等手段,优先引进一批技术带头人,提升LED产业高、精、尖领域的研发水平。科技部门可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鼓励企业进行专利开发与申请。围绕LED关键技术,推进专利技术在企业之间的交叉许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LED 照明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