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群雄逐鹿 欲颠覆产业格局
消费前景被看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2702.htm陆刃波指出,智能电视的消费普及与开放式应用程序商店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有了更多实用的功能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潜力。
据悉,彩电企业都在开发各自的开放式应用程序商店平台,各种应用程序商店竞相问世。据了解,2010年启动的三星应用程序商店已有380个用于智能电视的应用程序,并向全球120个国家提供服务。松下也启动了面向电视、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店VIERAConnectMarket。TCL也有自主开发的Android+win-dows系统的电视应用程序商店。海信是我国较早推出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厂商之一,自主创新研发了HiTV-OS系统。康佳推出了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3D电视——网锐Android。长虹推出的智能家电软件平台“轩辕”,是一个数字电视交互式平台,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中间件,形成一个多标准兼容、多协议融合和多业务集成的交互电视软件平台与相关标准规范。海尔彩电配备了Android智能模卡的3D电视已经大规模上市销售,可实现100多个软件的下载和安装。
近日,TCL、长虹、海信三家几乎占据电视领域半壁江山的企业开始抱团作战。三家电视厂商成立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下称“中智盟”)发布了首个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SDK,并宣布与宽带资本共同推进设立智能多媒体创投基金。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日前发布了《智能电视消费市场需求分析》,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智能电视销量只占平板电视市场的10%,但智能电视预期购买率已达到32%,大中城市对智能电视的需求超过四成。
如同此前的3D电视,智能电视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也将有较大幅度的降价空间,这将加速智能电视普及。重庆苏宁彩电事业部相关人士表示,上半年智能电视的占有率在13%左右,像三星这种主力推广智能电视的品牌占比更高一些,预计到今年年底,智能电视销售占比将超过25%。
由此可见,智能电视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市场氛围和消费基础。另外,在智能电视产品准备方面,也已经很丰富。目前康佳、海尔、创维、TCL、厦华等主流本土品牌以及三星、LG都有智能电视上市销售,夏普、松下、索尼也都推出了互联网电视,预计未来智能电视的消费将迅速增长。
市场规范日趋标准化
近日,由国内3家家电企业TCL、海信、长虹组成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以下简称中智盟)在京发布了中国首个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SDK(统一的软件开发套件)。
该联盟今年5月成立以来,仅3个月时间就推出了首个标准,3家家电企业“迫不及待”的背后,是家电产业对于智能电视业务未来发展的渴望。
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智能电视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还不规范,各种伪智能电视还在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对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范科峰博士表示,目前旨在规范市场和引导智能电视消费的一系列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之中,有的已经出台,将会对市场起到有力的规范作用。
范科峰介绍说,今年(2011)上半年,《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设备要求》、《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功能要求》以及《彩色电视机信息化指数评测通用规范》已经出台。另外,如《网络电视机应用技术要求》、《网络电视机用户认证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等标准也在报批之中。下一步还会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包括《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技术要求》、《智能电视接口内容过滤技术要求》、《智能电视接口互操作协议》、《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为了抑制“伪智能”的泛滥,方便消费者购买智能电视,国家相关部门还加大了智能电视产品的检测力度,并建立了关于智能电视的评价体系。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剑对记者表示,日前,该中心联合了国内六大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消费电子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开展智能产品评价体系的研究,定期发布智能电视的信息化指数,为智能电视的“智商”进行打分,方便消费者购买。
总体来看,2011年是中国智能电视的发展继续进行更高层面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年头。市场增长的机会点将主要集中在技术升级包括新技术的发展,谁占领了“智”的最高点,谁将成为智能市场的主宰者。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增长的机会,对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扣行业发展脉搏、看准形势、强化自身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