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设计应用 > 电视手机的标准竞争与设计挑战

电视手机的标准竞争与设计挑战

——
作者:欧敏铨 时间:2006-04-17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目前手机的发展已成了全球电子业共同的焦点所在,除了语音与照相功能外,手机下一步的目标显然是要将视频多媒体的娱乐功能也纳入其中。这是一个相当具有突破性的概念和技术挑战,未来的手机将不只是电话、相机或游戏机,更可以是随身带着走的“电视机”。

移动广播电视规格竞赛
要让手机具有收看移动广播电视的功能,目前有三个途径可走:透过2.5 G/3G的多媒体多点传送/广播服务;在数字音讯广播频谱上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工作;采用由微波数字电视标准延伸而来的手持装置广播标准。
表一 移动广播标准列表 
   

 

ISDB(日本)

DMB(韩国)

DVB-H(欧洲)

来源编码

H.264(视讯)

ACC(音讯)

H.264(视讯)

BSAC(音讯)

H.264(视讯)

ACC(音讯)

传输串流

MPEG-2 TS

MPEG-2 TS

IP

调变

QPSK或16QAM

COFDM

DQPSK

COFDM

QPSK或16QAM

COFDM

RF讯息信道大小

433kHz

1.5MHz

5/6/7/8MHz

功率降低方法

缩减频宽

缩减频宽

时间切片

资料来源:EETimes

在这三种方案中,由于2.5 G/3G的频宽有限,加上收费昂贵,因此利用它来收看电视并非极佳的选择,不过在中国方面,已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推出基于串流媒体技术的业务,其中中国移动是架在其GPRS上,中国联通则是依靠其CDMA1X
由韩国所主导的DMB,又可分为使用地面广播的T-DMB和采用卫星的S-DMB两种技术,是由韩国已采用近十年的Eureka-147 DAB技术改良而来。其中T-DMB将ITU-T H.264编码技术用于视讯,将MPEG-4位分片算术编码技术用于音讯,然后,它透过采用MPEG-4同步层和MPEG-2传输串流将它们连同额外数据一起进行多任务处理。韩国订于2004年底推出DMB技术的移动广播电视,脚步算是相当快速。
DVB-H为众望所归
不过,既然是看电视,透过既有的电视系统来播放可以说是顺水推舟的作法。目前在全球推行多年的数字电视标准有三大规格,分别是欧洲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美国的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以及日本的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其中DVB发展组织因预见移动与数字广播网络整合的可能性,因此在2002年9月即提案发展适用于手持式装置的视讯标准(DVB-Handheld,DVB-H),并在2004年1月制定出该规格的基本框架,接着在2月进入验证与标准化的程序。由于DVB-H的发展脚步较快,不论是美规或日规的相关技术也都向它靠拢。
 
图一 DVB-H标准家族之关系图
资料来源:HOPENET科技月刊
DVB-H是以针对家庭电视接收的地面数字视讯广播(DVB-Terrestrial,DVB-T)传输技术为基础,因此保有部分与DVB-T接收电路的兼容性,但为了满足手持式装置接收视讯的特性,如低功耗、高移动性、共通平台与网络切换服务不中断等要求,以保证在室内、户外、在步行或行驶中的汽车上都能正常收看,DVB-H做了不少技术改进。
DVB-H在耗电上的目标是将天线、电视调谐器和OFDM译码电路等总的耗电量控制在100mW以下,相较之下,室内电视对于耗电性的敏感度不高,DVB-T计划2007年才将该指标降到600mW。
日本单频段规格
在电视手机的发展上,虽然是由欧洲主导来技术,但在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上,跑在最前头的还是日本厂商。日本所规划的移动电视广播作法,是在其ISDB的基础下开发了专有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也就是ISDB-T单频段转播传输规格。单频段传输和DVB-H规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仍有一些差异,例如DVB-H采用时间切片(time-slicing)等技术来提升传输质量,单频段传输则是以频率分割的方式来处理。
单频段传输利用UHF频段(470M~770MHz)来发送电波,其中每家电视台分配到的频宽约为5.6MHz。电视台再将所分配到的频宽等分成13个频段(Segment)来使用,每个频段约为433kHz,最大能传送约21Mbps的数字数据。在这种速度下,每个频段可以传送1920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