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龙头企业带动中国平板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 效应凸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7725.htm根据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的崛起,将推动一个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这一点在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围绕京东方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两条高世代线,辐射上下游众多相关领域的两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自建设伊始,京东方合肥6代线就吸引了知名企业住友化学、法液空等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合肥新站区。以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一个拉动投资额近400亿元、就业人数近万人、产值达千亿元的新型显示集群已然显现。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由京东方合肥6代线拉动的投资额将达到800—900亿元,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随着京东方6代线的量产,合肥国家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也步入了新阶段。
作为国际主流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是国内首条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京东方北京8.5代线总投资280亿,不仅是北京电子工业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北京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头戏。
以京东方北京8.5代线为核心,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构建了显示器件核心区、整机区、上游配套区、设备备件加工区、A/S中心区、保税物流区等6个功能区。目前吸引了康宁、冠捷显示和住友化学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前来就近配套,涉及液晶玻璃、化学品、偏光片、背光源、PCBA、驱动IC等关键主材及二级配套供应商。目前,围绕京东方8.5代线形成的总投资已经超过60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产业集群。京东方总裁陈炎顺曾对这个改变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产业集群有一个形象的描绘。“康宁的熔炉就矗立在8.5代线旁边时,我们玻璃基板的供应得到了保证。同时,与8.5代线隔一条马路就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厂商冠捷的一个产能达到800万台的制造基地。京东方自己也建设了一个拥有600万台产能的显示器和电视机制造基地,这个基地与我们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直接用连廊相连。”陈炎顺介绍,同一园区内几乎能够做到“石英砂运进去,整机出来”的全过程。
当实现了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聚合之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下游的出货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抵抗经济波动和产业周期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龙头带动 合作共赢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更快地发展平板显示产业也是包括欧阳院士等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其产业特点和规律,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有三个方面需要优先。
第一,在所有产业中,平板显示产业要优先发展。平板显示产业不仅自身是一个价值超过千亿的大产业,而且像集成电路一样,是一个基础性的“粮食产业”。在上游,它涉及到原材料和装备制造,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制造装备技术、半导体工程技术等基础技术水平。在下游,显示产业几乎无处不在。它连接着彩电、PC、PAD、手机、MP3、车载显示器,以及户外显示屏,甚至军用显示器等多个关键行业,牵动的市场价值达数万亿元。
据DisplaySearch 预测,2015年液晶显示产业总产值有望超过1300亿美元,占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91%。液晶显示产业这个“核心”发展不起来,多个关键产业的发展都将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我国政府将以液晶显示为主的平板显示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重要原因。
第二,在平板显示产业领域,龙头企业要优先发展。这点也是欧阳钟灿院士今年的提案主旨所在。平板显示产业具有高风险、高资本、高技术的特点。这些核心特征决定这一产业不可遍地开花,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和经营主体。
据欧阳钟灿院士介绍,日、韩和台湾地区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的经验表明,多家企业同时上马,展开内部竞争的格局,不利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做强,必须先立龙头,要集中力量支持一至两家有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国家产业的整体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