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本土液晶厂商再现生死时速

本土液晶厂商再现生死时速

—— 遭遇外资前后夹击
作者: 时间:2011-01-04 来源:经济观察报 收藏

  友达光电7.5代线2010年12月17日刚获台湾地区最高经济主管机构批准。这个时间,距其申请去大陆投资已有一年之久。友达光电方面称,面板业国际竞争已十分激烈,台湾面板企业能在大陆创造竞争优势的时间、先机,已经很有限,必须加速追赶。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964.htm

  另一条由韩企LG主导、创维参股的广州LG8.5代线项目,刚获发改委批文。创维集团方面称,进程将尽可能往前赶。

  华星光电执行副总裁陈立宜称,目前建设进度最快的应该是两条7.5代生产线,另外两条8.5代(京东方项目、广州LG项目)的建设进程可能会稍许落后。

  友达和三星都是高世代面板生产方面的资深专业户,在人员、技术、资金方面都没有太大难度,特别是在良品率和爬坡期阶段,台企和韩企有着丰富的经验,不像国内京东方和,各方面需要储备。

  另外,彭显东称,、京东方背后都是当地国资委,他们的钱不会像企业一样,常年投入,支持项目运行到一定程度后,会抽回资金的,这一定程度上也给了企业压力,要加快其进程。

  前后夹击

  目前获批在建或要建的5个高世代线项目都将集中接下来的一两年量产。日后买方和卖方的拉锯战更加激烈,谁先进入市场,抢占下游客户,建立销售渠道,后来者必然要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插入。

  京东方6代线11月份量产,主要生产32寸面板,而在9月,三星等企业就把32寸面板价格从200多美金降到160多美元。“用降价策略布局应对京东方的6代线量产,这种价格战极其残酷的,他们用这种方式维护客户渠道,并逼对手跟着降价,而一降价,量产即亏本,使你活不下去。”彭显东称。

  现在的局面是: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需要高世代线加强上游面板的议价能力,不至于时刻受制于人;对韩企台企而言,则在扩展其全球布局,避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不愿让大陆竞争对手借势而起。

  目前,全球面板行情已连续7个月下滑。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称,用于LED电视机的40-42英寸显示屏面板价格11月份下降至357美元,比10月份下降了6.1%。11月份的液晶面板价格比2010年年初下降了24%。奥维咨询研究机构表示,2010年全球范围内液晶电视的需求都在缩减。扎堆生产和当下全球环境不景气更让前景扑朔迷离。

  高额投资意味着高额折旧,一条液晶生产线的固定资产折旧期为5到10年,按照6年计算,8代线近300亿元投资每年的折旧金额要达到5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国外几条高世代线比国内高世代线早投产数年,他们几年后折旧摊销便能轻装上阵,而国内面板厂商则依然每年要承担超过15亿元的资产折旧费,如果外资面板降价10%,那么国内面板就必须跟进,一旦跟进就意味着亏损,同时产能的扩大意味着将使价格下降速度更快,利润更薄,这些都对国内在建的高世代线造成巨大冲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TCL 液晶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