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井喷时代将来临
“中国的光伏市场刚刚在胚胎期”,虽然目前光伏发电因成本居高不下仍无法盈利,但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认为,光伏产业的前景依然是“一片大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4351.htm能让施正荣产生如此信心的,或许就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扶持政策的逐一出台及落实。
成本制约光伏产业推广
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部媒体主管张建敏表示,“从欧洲市场来看,以德国为例,太阳能在其能源结构里占比不到2%;而中国的能源结构里,这些新能源甚至连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占不到。”
目前,由于成本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大规模推广。“一旦行业通过技术进步,通过产业规模快速拓展,通过产业链充分发展,在短期内实现平价上网之后,光伏产业的发展将远远超过现在你可以想像的任何规模。”
前不久第二轮28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显示,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最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最低仅为0.7288元/千瓦时。
虽然行业分析师指出,在0.7288元/千瓦时的电价之下,项目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目前光伏发电的合理成本应该在1.1元~1.2元之间。但是这个成本与2000年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42元/千瓦时至47元/千瓦时相比,已经大幅下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曾表示,2009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基准价为每度电1.50元,未来将以8%的速度下降,中国的光伏发电在未来5年~10年有望实现“平价上网”。
到2015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可望达到每度电1.00元,将实现配电侧的“平价上网”;2020年,光伏发电价格可望达到每度电0.60元,实现在发电的“平价上网”,届时常规上网电价也将会是这一水平。
“平价上网的时代会很快将来临!国际上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近期就能实现平价上网,国内也不再需要10年、20年的一个过渡期,一旦平价上网能够实现,那么中国光伏市场就将开启大发展时代”,张建敏表示。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中国并网光伏发电未来20年中在增长速度和总容量方面前途最大的是光伏建筑并网发电,占国内市场光伏累计装机份额由目前的不到10%,上升到2020年的60%以上,增长空间巨大。
少走弯路可向德国学习
中投顾问研究员李胜茂告诉记者,中国光伏产业的劣势:一是光伏电池组件的销售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目前国内大多数光伏电池组件企业的销售市场都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及地区,受国外政策影响的风险较大;二是光伏产业的重要装备大多依靠进口,这就推高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三是光伏产业的硅料来源大多依赖进口,因此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弱。
“中国在发展新能源领域起步方面还是很早的,对于扶持太阳能也做过有益尝试。”张建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台《金太阳计划》、《屋顶计划》,对于整个太阳能光伏市场有一定推动作用。
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崔容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种补贴在日本实行过,并不是很成功。现在日本也在学习德国的‘上网电价法’,中国没必要走弯路。”
2004年1月1日,德国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法》,规定光伏发电必须上网,电力部门必须依照规定的电价收购,上网电价每年下降5%。与此同时,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
在崔容强的眼中,相关部门应该学习德国的《上网电价法》,出台相应有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例如银行在资金上予以一定支持,可以学习房贷给予光伏发电提供资金。“相比德国使用的上网电价法,中国采用的‘一事一议’制度,严重耽误了光伏产业发展的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