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增量又增收LED渐入佳境
在销售额方面,国内品牌已经超过国外品牌13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零售额份额排名前十的厂商依次是:海信(13.79%)、创维(11.78%)、夏普(11.23%)、三星(10.56%)、TCL(9.67%)、康佳(8.73%)、索尼(8.08%)、长虹(7%)、LG(6.79%)和海尔(5%)。这其中,三星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额排名从去年第七跃升至第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0783.htm由此看出,企业LED电视占比越高,带动销售额增长的作用越大。所以从销售额来看,LED电视占比较高的海信、创维、夏普、三星成为最大的赢家。
目前在国内品牌中,海信LED电视销售额所占比重最大,为26.21%;创维以24.56%位居次席;海尔以15.75%位居第三。在国外品牌中,三星LED电视以33.95%的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一,夏普以25.86%的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二,索尼以19.62%的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三。
突破上游再遇挑战
去年,国内企业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一系列项目的集中上马大大增强了我国彩电企业的话语权。这其中就包括京东方在北京投资的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南京市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昆山液晶面板高世代线项目以及深超公司与TCL集团各投资50亿元建设的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等。
不过,随着LED电视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问题又来了:LED上游配套产品的短缺。记者发现,目前LED电视背光板的供应并不顺利,许多新的LED背光液晶电视机种受到延误,面板厂甚至提高了LED与CCFL背光的价差。
自2010年4月起,主要的LED面板供货商三星、LG显示器、夏普、友达和新奇美等已要求提高LED背光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同时维持或降低CCFL背光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由于各终端品牌对于LED电视的积极出货量目标迫使他们必须得到更多LED背光液晶电视面板,所以就目前来说,中国彩电企业可能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接受更高的LED面板价差。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0年4月,32英寸、40英寸、42英寸、46英寸、47英寸和55英寸等尺寸LED背光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平均调涨了5美元。
面对这一问题,国内企业深知单靠市场规模换取话语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今年,海信、康佳、清华同方等企业都在积极涉足LED产业的中上游制造。
这其中,海信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近日,在日本举行的IEC/TC110年会上,中国代表团介绍了由海信电器资深科学家刘卫东博士牵头起草的LED背光分规范新提案。会议最终决定由刘卫东牵头起草该标准,同时还确认由刘卫东与韩国专家共同牵头起草背光总规范标准,并就包括相关标准的术语定义规范、测试方法和标准制定工作细节等方面内容做了研讨。
据了解,由刘卫东负责的LED背光标准的制定工作刚刚开始,标准要正式出台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刘卫东表示,海信只是牵头起草该系列标准,希望国内其他彩电企业也都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目前除海信之外,国内主流彩电企业均有意参与标准制定工作。
LED产业上游亟待突围
LED电视市场的爆发,既给国内彩电企业带来了机会,也为他们带来了烦恼。在液晶面板方面获得突破之后,现阶段企业又面临着LED芯片供货不足的情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终端彩电企业垂直整合产业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上下游企业联动起来,形成合力。
当前LED上游产业呈现出好的态势,国内涉足LED上游芯片的企业不断增多。但要真正实现LED上游产业的突围,仍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具有创新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是较少,很难与国外的同行竞争;二是国内LED外延、芯片不少研究成果很难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三是国内 LED外延、芯片企业的产业化规模偏小,企业研发力量不足,产品成本偏高,缺乏竞争能力;四是我国发展上游LED产业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各自为战、重复建设,互相封闭、恶性竞争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