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可行运营模式,实现LTE潜力
高效运营模式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788.htm尽管全球达成一致把LTE作为通向4G的唯一技术,并在网络部署速度和经费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可行的LTE运营模式仍在探讨过程中。特别是,LTE运营和维护需求给监测系统带来了重大的挑战。首先,它需要能监测大量的数据。一台用户设备(UE)终端最多可以支持100 Mbits/s,一个小区最高可以支持330 Mbits/s的数据速率。这使得10 Gbits/s有线接口成为标准接口。
第二,摒弃RNC意味着将不会再有RNC和eNodeB之间接口上的测量报告。而这个接口在以前一直用来捕获重要数据,如每条连接消耗多少带宽及重传控制。一种替代方案是接入空中接口,但这种方式却又需要配备复杂昂贵的频谱分析工具。幸运的是,网络设备制造商们开始提供标准的跟踪或日志端口,来接入eNodeB内部隐藏的流程。
监测系统所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则源自LTE中去掉了电路交换,以实现全IP网络。被保护的64kByte信道将消失。行为特点差异非常大的各种业务都将实时地使用同一个传输架构传送,因此部署高效的QoS监测工具就先的尤为重要。多家运营商正推动实现LTE插件标准(VoLGA – 通用接入承载的LTE语音),以期继续在LTE接入网上使用电路交换业务,足以说明这一挑战之大。即使这一标准成功实现,但由于LTE中绝大部分业务是XoIP,用户平面诊断在4G中的重要程度较以前也要大大提高。
自动自行优化网络(SON)功能是4G网络运营中的关键要素。它们提供了网络监测、数据采集和解析以及精心设计的调试、验证和认证程序,以保证SON运行。自动化功能能够大大减少长期内要求的维护工作量。但它们只在90%的时间内有效,因此必须监测和诊断这些功能。此外,SON由基于一定规则的专家系统组成,在一致性测试和验收测试中必需验证这些系统。

图4: LTE RAN测试策略
数据采集时间 |
备注 |
RAN服务器 |
追踪端口上的RAN代理 |
Uu探头 |
Dol (%) |
24/7/365 |
n 仅S1 CP和X2 |
X |
|
|
10 |
24/7/365 |
n 基于Uu、X2和S1 CP关联,进行永久监测和KPI计算 |
X |
X |
|
50 |
定期“按需调试” |
n 按需监测eNodeB子集,进行调试及分析根本原因 n RAN服务器/OSS,根据点击拓扑模型,配置按需检索操作 n 监测Uu、X2 S1CP和S1UP |
X |
X |
|
80 |
战术性“基于场景的调试” |
n 选择少量的相关eNodeB n 使用Uu探头,基于场景进行监测 n 监测Uu、X2 S1CP和S1UP |
|
|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