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TD-SCDMA内“芯”的呼唤

TD-SCDMA内“芯”的呼唤

——
作者: 时间:2005-12-09 来源: 收藏
     在今年10月深圳举办的“高交会”上,凯明信息(Commit)展示了其与LG合作开发出的首款/GSM/WCDMA三模手机,能够实现语音通信、数据服务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对此,到场普通观众感受到的可能更多是新款手机与展示“美眉”的和谐统一,而业内人士真正看到的是终端技术提供商内“芯”发生着的变化。

  很多业内人士都习惯把简称为TD,也许是因为TD所代表的技术含义正是这一标准的关键所在。动态的带宽调整与时分双工的特点,让国内的TD-SCDMA芯片提供商们对这一标准的未来寄予厚望。

  从8月份开始,笔者用Google的搜索引擎定制了主题为“TD-SCDMA外场测试”的e-letter,直到现在,笔者设定的投递电子邮箱中每天依然能接收到数条关于这一主题的网上咨讯。事实上,业界对TD-SCDMA的组网能力一直给予着很大的关注,也曾有一些关于TD-SCDMA网络终端与核心设备互通障碍的质疑。

  参与今年外场测试的芯片厂商表示,国内两地的试验外场结果基本上确定了TD-SCDMA在技术上的优势和单独组网的能力,同时在IOT(互操作性测试)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而如果从商业化成熟度来说,除了基本功能得到解决之外,芯片和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功耗降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外,虽然在小规模网络中经过了功能的测试,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组网和商用,各方面厂商在经验的积累上还显得有些羽翼不够丰满,真正的成熟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之前逐步达成。

  同时也有国内芯片厂商对TD-SCDMA的IOT水平进步抱以更加乐观的态度,理由就是普天、大唐、中兴、鼎桥这四家主要的网络设备厂商全在国内市场,便利的交流条件将十分有利于终端与核心设备之间互通水平的提升。

  与TD-SCDMA从业人员交流时了解到,他们实际最希望的是这一标准能够单独组网。但是考虑到现有网络资源和运营商业务的发展需要,双模/多模方案或许是TD-SCDMA在现实意义上可以得到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在TD-SCDMA商用的初期,后向2G制式产品的多模兼容,比如GSM/TD-SCDMA终端将非常有利于TD-SCDMA市场的启动和推广:在TD-SCDMA覆盖的热点城市采用TD-SCDMA制式接入,客户可享用先进的3G话音及数据多媒体业务;而在小城镇或偏远地区休假,以及在国外出差时,用户仍可采用GSM制式无线接入,保持无缝的无线覆盖。

  其实不光是TD-SCDMA标准要考虑多模化发展,在3G进入成熟期以后,三大标准之间完全地相互多模兼容才是最为理想的模式。目前市场上WCDMA/CDMA2000 的双模终端方案已经面世,同时,WCDMA/TD-SCDMA多模手机也被大家看好:一方面,TD-SCDMA 和WCDMA相互间的标准兼容性好,都是在3GPP标准化组织下面完成起草和定稿的,两大标准可共用3G核心网,终端可采用相同的13 MHz 或26MHz 参考源时钟等。采用WCDMA/TD-SCDMA双模,将极大的弥补WCDMA系统信道容量以及分组不对称数据业务传输效率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不管是在技术上和运营经验上还需要哪些提升,TD-SCDMA终究是3G标准之一,而且也已经开始参与到无线产业的舞台之上,并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一国内自主标准添砖加瓦。在对国内主要的TD-SCDMA芯片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共同表示尚未考虑在平台中集成WiMAX模块,但笔者却建议TD-SCDMA阵营的研发人员们对此给予更大的关注。如果TD-SCDMA阵营能够抢在WCDMA和CDMA2000阵营之前实现与WiMAX的融合,相信这将能够使其在未来激烈的无线业务竞争中获得卓然而立的差异化优势。
(摘自http://www.ednchina.com)


关键词: TD-SCDMA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