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国内8代线密集上马打破产业格局

国内8代线密集上马打破产业格局

作者: 时间:2009-12-15 来源:IT时代周刊 收藏

  面对遍地开花的本土液晶高世代线的潜在威胁,背负着自身巨大产能的,仅靠牺牲利润、压低价格实在难以完成持续稳定盈利的目标。因此,有业界人士指出,无论是经营代工事业还是自主品牌战略,无疑都是形式上的“自产自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1265.htm

  的策略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吗?除了有表示赞同之意,另有分析指出,在缺货、产能不足的阶段,这样的策略未尝不可。如果这种消化产能的战略建立在对未来“产能可能过剩”的判断上则显得意义不大,在中国市场,整机项目也已产能过剩。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京东方一旦进入液晶电视领域,与有长期业务往来的彩电厂商之间就成了合作者加竞争者,这种微妙的关系很难说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不过,有业内人士否定了这样的看法。

  长虹集团曾和京东方签署过8代线战略合作协议,该集团一位区域销售经理对本刊记者表示,液晶电视产业和上游面板产业在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差异很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因此,双方的供求合作关系并不会受到影响。他同时指出,老牌厂商对京东方凭借在价格控制上的话语权,开辟自主品牌的新盈利渠道并不十分担忧,毕竟液晶电视市场由品牌认知度稳定下来的格局很难被轻易撼动。

  被质疑的品牌战略

  依据公开资料,京东方对电视类产品的规划是“前期先通过电视OEM类产品打入清华同方等国内厂商,然后通过自行研发支持自有的‘BOE’品牌。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推出外销机种,并切入百思买等国际渠道厂商供应行列,最终努力进入国际一线品牌如三星、LG等品牌商的供应行列。”

  这段明确了代工目标的文字让京东方的整机品牌业务成了焦点,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印着“BOE”商标的液晶电视将被摆入卖场,与日韩及国内彩电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京东方集团相关人士立即澄清,“京东方的整机代工业务一直就存在,此次只是设立了一家公司来运作此事,但初期阶段仍然会以代工业务为核心,至于‘自有品牌’的液晶电视,那只是一个长期的计划,短期内还不可能大规模上马自主品牌的生产和销售。”

  京东方进入液晶电视整机市场并非新鲜事。据了解,2007年,京东方宣布向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用于加强扩大液晶整机产品的产销能力。当时,京东方称该显示公司“不会进行低层次的、简单的OEM(由客户提供设计方案的代工),而是以ODM(自身原始设计方案的代工)为主。”另外,他们当时也曾提出将以“自有品牌”的方式进入终端消费市场,与液晶电视厂家正面交锋。

  时至今日,京东方的代工策略从ODM转到OEM,自有品牌再度被提起。对此,京东方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单纯的行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公司迫切需要像三星、夏普那样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制造的整机代工厂以实现本公司的品牌战略。而事实上,此前非彩电厂商进入彩电整机领域不乏先例,但几乎全军覆没。

  四年前,垂涎于新兴产业的高额利润,同方在沈阳建设大规模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总共投产了5条生产线,年产能达200万台,却因销量小而严重亏损。同期,高调宣布进军液晶电视市场的明基、冠捷、优派等数家IT企业,也已大范围收缩销售战线,或干脆退出主流家电连锁渠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