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2010年第4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超越PC,2011年将成为“智能手机年”。
记得n年前,FPGA大厂们就垂涎移动/手机市场,但这几年FPGA大厂似乎只有CPLD进入了手机;谁能想到,昔日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公司们现在却在移动/智能手机市场找到了蓝海——
Quicklogic:CSSP用于快速变化的移动平台
为何要瞄准移动领域?近几年来,消费、商业等领域对于移动设备的需求进入井喷式发展时期。根据思科公司数据,智能手机的移动数据量在近期内实现了约2倍的增长。其中,约50%的数据流量由视频服务,尤其是高清视频内容所贡献。
CEO Andy Pease称,目前,在个人用户层面,QuickLogic力图创造更好的电池能效,更强视觉体验,更便捷的连接性以及更可靠的内容保护;在商业用户如OEM何ODM层面,则以时效性、创新性、差异性和数据安全性为宗旨。

展望未来,QuickLogic愿景是:提供更多差异化的服务;致力于下一代移动设备平台;成为移动体验解决方案的领军公司。
创立于2006年,目前已拥有250余家活跃终端客,服务的产品对象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手机、数码相机、移动互联设备、平板电视、电子书阅读器、导航设备等。目前,其65nm主要产品系列iCE65出货量已超过4百万片。

如图:广泛的应用需要各种继承的芯片组和应用处理器,如高通、TI、博通、Marvell等提供方案。ASSP方案提供商包括Marvell、博通、STE和NXP等。SiliconBlue提供CMD方案。

CMD就是客户的想法在IP块——mobileWARE上实现,可编程平台采用mobileFPGA,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自动化流程和/或设计服务,来实现CMD。

SiliconBlue的技术策略十分明确:1.标准CMOS SRAM工艺和专利NVCM技术;2.移动FPGA构架,极低的功耗和成本;3.业内领先的封装技术;4.移动固件IP模块。这些策略能为移动设备带来更多的定制功能,更小的体积,更强的专属扩展性和更便捷的移动性。
*2011年3季度,发布40nm制程的产品“洛杉矶”系列,实现级联BRAM,性能提高50%,逻辑单元密度1倍,I/O密度提高50%;
结 论
上述两家公司的产品有些相似,CSSP和CMD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但是为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提供了快速上市的解决方案。
对于FPGA界,两家公司的贡献还在于,使FPGA延伸到电子业竞争最白热的智能手机领域。这样,FPGA覆盖上至高端电信、工业、医疗、国防等领域,下至消费电子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电视等)。
众所周知,FPGA是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产品。他们没有既有的或独一无二的应用领域,但似乎又无所不包。他们称共同的竞争对手为ASIC和ASSP。但其他芯片厂商很难(还是不愿意?)介入到FPGA圈。因此FPGA飞黄腾达的20年来,似乎就是这五六家精英在FPGA里呐喊和厮杀。但如今,FPGA已无所不在了,电子工程师尤其是年轻一代,几乎没有哪个不知道FPGA。可见,FPGA迎合了灵活、快速、较低成本的需求,功耗等也在越来越低。
FPGA也像其名字——可编程——一样灵活多变,Quicklogic称CSSP不是真正意义上的FPGA,SiliconBlue称CMD不是真正的FPGA,Xilinx称其即将推出的ZYNQ反复强调不是完全的FPGA,是FPGA+CPU的结合体。但是,谁不认为它们不是FPGA公司呢?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