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利用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精准测量电源噪声分析的五大技巧

利用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精准测量电源噪声分析的五大技巧

发布人:西安安泰 时间:2025-05-12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电源噪声分析是评估电子设备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PI)的关键环节,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凭借低噪声性能、高带宽及丰富的分析功能,成为电源噪声测量的理想工具。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与理论分析,总结出五大实用技巧,帮助用户优化测量流程,提升数据准确性。

技巧一:选择低噪声信号路径,优化输入阻抗配置

电源噪声测量中,示波器自身的噪声水平是首要影响因素。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提供50Ω与1MΩ两种输入阻抗选择,前者在低噪声与全带宽性能上更具优势。理论研究表明,50Ω路径的噪声通常仅为1MΩ路径的1/31/2,且支持示波器全频段带宽(如S系列典型带宽≥6 GHz)。例如,当测量开关电源高频噪声时,选择50Ω阻抗可显著降低测量系统引入的误差。

操作步骤:

1. 确认示波器输入阻抗:通过菜单“Input Impedance”切换至50Ω模式。

2. 搭配低噪声探头:选用具备50Ω同轴结构的差分探头(如Keysight N7020A),避免因阻抗不匹配导致的反射与信号衰减。

3. 评估负载效应:若被测电源轨输出阻抗为mΩ级,可选用高输入阻抗探头(如50kΩ)以减小直流负载影响。

技巧二:精准设定带宽限制,平衡测量精度与动态范围

噪声具有宽带特性,过宽的示波器带宽会放大高频干扰,影响低频纹波的测量精度。例如,当测量20MHz以内的电源纹波时,若示波器带宽设为1 GHz,高频噪声将被显著放大。

优化策略:

1. 启用带宽限制功能:通过“Bandwidth Limit”选项将示波器带宽降至目标频段(如300MHz)。

2. 激活HD模式:S系列示波器的高清(HD)模式可将垂直分辨率提升至16位,进一步抑制宽带噪声。

3. 验证频域特征:结合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确认带宽设置是否遗漏关键频点(如开关频率的谐波分量)。

案例验证:某工程师在测量DC-DC转换器纹波时,将带宽从1 GHz降至500MHz后,测量噪声RMS值从15mV降至8mV,纹波峰峰值(Pk-Pk)误差降低40%

技巧三:优化垂直刻度与采样率,提升小信号分辨率

示波器的垂直分辨率直接影响微弱噪声的捕获能力。传统8ADC示波器在满量程时垂直分辨率仅为0.4%,而S系列示波器的12ADC结合“Hi-Res”模式,可将分辨率提升至0.02%,适用于μV级噪声测量。

配置要点:

1. 选择灵敏量程:将垂直刻度调整至信号幅度的50%-80%区域(如信号峰峰值为50mV时,设置量程为20mV/div)。

2. 启用高分辨率模式:通过“Acquisition”菜单激活Hi-Res模式,增强低幅值信号的信噪比。

3. 调整采样率:根据奈奎斯特定理,设置采样率≥目标带宽的5倍(如测量500MHz信号时,采样率≥2.5GSa/s)。

技巧四:精准触发与平均技术,抑制随机噪声干扰

电源噪声常包含随机成分,单次测量易受无关信号干扰。通过触发优化与平均处理,可显著提升测量重复性。 

实施步骤:

1. 设置触发源:选择与噪声源相关的触发信号(如开关电源的同步信号),确保每次捕获的波形相位一致。

2. 启用平均功能:通过“Average”模式对多次采集波形进行叠加平均,有效抑制随机噪声。例如,设置平均次数为1024次,可使信噪比改善约30dB

3. 验证触发稳定性:观察触发延迟时间(如S系列示波器的<1ns触发抖动),避免因触发误差引入测量偏差。

技巧五:利用频域分析工具,快速定位噪声根源

时域测量仅反映噪声的幅度与时间特征,频域分析则能揭示其频谱分布与潜在来源。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内置的频谱分析模块(如Spectrum View)可实时显示噪声频谱。

应用场景:

1. 识别开关频率谐波:通过频谱峰值定位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及其谐波分量。

2. 排查EMI干扰:当频谱中出现固定频点噪声(如900MHz2.4GHz)时,可推断为外部射频干扰。

3. 量化噪声贡献:利用频谱幅度标尺(dBm/Hz)计算各频段噪声对总RMS值的贡献率。

实战案例:某电源模块在4MHz频点出现明显噪声,经频谱分析发现与控制器PWM频率一致,调整PWM频率后噪声下降12dB

通过上述五大技巧的协同应用,用户可充分发挥Keysight S系列示波器的性能优势,实现电源噪声的精准量化与溯源分析。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