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张勇和阿里云大模型能改变什么?

张勇和阿里云大模型能改变什么?

发布人:传感器技术 时间:2023-04-29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文 |唐晓园

编辑 |严大方

正文共计 7060字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这两天在聊到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时,说了两句判断:一是中国在AI的发展方面不会落后于美国科技巨头,比如不会落后于亚马逊和谷歌。


二是这项技术可以解决目前最大的挑战:劳动力短缺。


不得不说,美国人民对我们的实力焦虑是有一定了解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曾帮助我们夯实产业链基础,造就了一批时代红利下的企业和企业家。比如王传福创立比亚迪时买不起昂贵的镍铬电池自动化产线设备,就把原本由机器完成的工序交由大量工人完成——比亚迪这条“半自动化半人工”生产线带来巨大成本优势,成为中国企业撬动海外巨头盘桓的电池市场的关键。
又比如,为中国制造崛起立下赫赫战功的广东四小虎,“洋枪队”东莞靠外商经营、“国家队”中山靠市属企业、“游击队”南海靠村办小企业、“地方部队”顺德靠镇办企业。但更依靠的是劳动人民一双双手,手捶与手搓,敲打出珠三角产业集群的第一桶金。
就连中小企业出海买不起贵价软件,还能多找几个业务员或者技术员来解决问题。
但中国制造从轰鸣的手工车间向全自动生产车间迈进的过程中,制造业关于劳动力的焦虑始终存在。十年内的焦虑是,年轻人不愿意拧螺丝怎么办?十年后的焦虑是,老师傅手艺失传怎么办?
我们必须在人口红利尚未消散、在产业升级爬坡的窗口期内,抓紧再造一艘能托举起产业的船。
一切都指向了智能化。
图片图源:pexels
这一次,压力给到了科技企业。
在手握新技术的科技企业和执掌行业know-how的传统制造企业所形成的双向奔赴潮中,阿里云始终是科技焦点位上的领操员:
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其14年来在云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经验上取得的成绩,也不仅是其强大的硬实力(先从阿里巴巴稳固的电商现金流业务中获取资源,重金自研。云智能业务成熟后,2022年阿里云全年营收775.9亿元)。
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一家拥有丰厚技术家底和数字化经验的企业,在智能化时代到来时,到底能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
4月26日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展现了三个动作:
一是,阿里云将通义千问大模型的价值锚定在行业场景和产业落地上,让千问大模型被集成在更多企业的产品中。
二是,进行史上最大规模降价阿里云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
三是,合作伙伴会拥有安全可隔离的专属数据存储空间。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再次提到了“算力普惠”。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
图片
从实际行动看,在中国AI大模型的竞赛场中,阿里云正变得更有服务意识。它没有选择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选择用技术家底自研产品,降低算力成本,让利伙伴。并意识到千行百业的用户未来需要的不仅是存储、服务器,更是基于云计算+大模型的、可信赖的、能支撑自身业务增长的综合服务。
我们还想多问一句,从内在思考看,当所有人在智能化时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时,阿里云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起跑姿态?

如何理解大模型?


大模型,是阿里云建立在自己核心技术上的非常自然的阶段性探索成果。
星船知造注意到,张勇在本月数次谈到了“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阿里云未来要做好两件事,一让算力更普及,二让AI更普惠。
在我们的理解中,公共服务的特点首先是用的人要足够多,这意味着它的价格要让大家都“用得起”,比如水电煤。同时它要具备温度,其核心应该是让大家在面对新机遇、新浪潮时能拥有同样的机会,比如宽带上网。
在星船知造对数家制造业企业的走访中,我们先从制造业角度大致捋了捋“算力普惠”和“AI普及(大模型)”能为产业带来的助益。
先说算力普惠下的云计算。
如果说制造业产生的大量数据是面粉,那么云计算就是酵母。在生产、库存跟踪、营销等多个环节,两者结合产生的数智化将帮助制造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 阿里云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