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现状分析
  •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现状分析

    2017年12月,赛迪顾问发表了《2017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白皮书》,在此节选部分内容。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链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平台供应商等(如图1)。目前我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为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成熟,市场对于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供应商的利润将迎来快速上升,并将成为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详细]
  • 要跟上云数据中心市场的步伐,您需要了解这十大趋势

    毫不夸张地说,技术是以光速发展的。要跟上云数据中心市场的步伐,把握这些变化十分重要。下面是您需要了解的十大趋势。1.按需访问 云数据中心主要用于存储信息并提供灾难恢复功能。但是,随着移动应用和物联网(IoT)等新技术的发展,按需访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用户希望无论从本地设备存储还是云端访问数据,都能享受到同样的用户体验。[详细]
  • 要跟上云数据中心市场的步伐,您需要了解这十大趋势
  • 2018 NI趋势展望报告
  • 2018 NI趋势展望报告

    我们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从自主学习机器人、价格不再遥不可及的基组测序、到无处不在的数据存储,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从未如此之快。以此速度面向未来,我们是时候审慎思考我们将去向何方、我们该如何到达。近期有一些最令人兴奋的科技进步,包括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超越人类智慧的时间比预测提前了整整10年;硅锗异质双极晶体管设定了新的速度参数标准。 [详细]

工业控制

  • 混合电路和模块技术简史
  • 混合电路和模块技术简史

    50 多年来,混合电路和模块技术一直在发展,现在,模块采用了 COTS (商用现成有售) 形式,为缩短设计周期、减轻过时淘汰问题以及应对 SWaP (尺寸、重量和功率) 挑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种技术的发展历史,探索一些对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而言非常重要的因素。[详细]
  • 基于Eastsoft HR7P179的脉冲水位检测电路

    采用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出品的HR7P179单片机,配合外围电路实现了脉冲方式的水位检测,可以有效的避免探针生锈的问题,且检测可靠性高,电路参数调整方便。文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应用电路包括电路参数,同时给出了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详细]
  • 基于Eastsoft HR7P179的脉冲水位检测电路
  • 高性能ZVS降压稳压器消除在宽输入范围负载点应用中提高功率吞吐量的障碍
  • 高性能ZVS降压稳压器消除在宽输入范围负载点应用中提高功率吞吐量的障碍

    当前具有更高整体效率的电子系统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这为非隔离负载点稳压器(niPOL) 带来了大量变革。为了提高整体系统效率,设计人员选择避免多级转换,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稳压负载点电压。这就意味着niPOL需要支持更高的工作输入电压,提供更高的转换率。除此之外,niPOL还需要在保持最高效率的同时,继续缩小电源解决方案的总体尺寸。而且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niPOL的功率需求会进一步提高。[详细]
  • 基于嵌入式SoC芯片S698-T的飞参采集器设计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我国自主设计的飞机越来越多的飞行在天空中,为了记录监控飞机飞行过程中,飞机各种设备的参数,就需要飞行参数记录仪器进行实时记录。而飞机上设备种类、接口类型、信号种类都比较多,而为了满足多种飞机型号的需求,就需要将飞行参数采集器设备的尺寸做的比较小,使得大飞机和小飞机都能够使用。[详细]
  • 基于嵌入式SoC芯片S698-T的飞参采集器设计
  • 高速高精度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设计
  • 高速高精度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设计

    数据采集卡是模-数信号转换与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部分。在要求不高的工控应用场合中,大多数应用采样速率均低于1 Msps的中、低速数据采集卡;采样速率高于1 Msps的高速或者超高速数据采集卡,则主要应用于要求较高的工控领域中。而PCI总线通用性与广泛性表明其在未来的十年工控领域中它仍占主导地位。高速数据采集卡目前分成两类:一种是以高采样速率采集一定深度的数据后,再把数据通过PCI总线传输给上位机...[详细]
  • 实现工业物联网: 恶劣的环境亟需坚固的边缘节点

    尽管企业领导者急于利用工业物联网(IIoT),但还是很难想象到2020年将有500亿台设备相互连接[1]。 对于工业人士来说,这个数字可以打个折扣,因为它包含了智能手机和健身追踪器等消费类技术。 不过,据估计,在2015年至2025年之间,在部署的这些新连接设备中,工业领域将占近一半[2]。这意味着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工厂、测试实验室、电网、炼油厂和基础设施之间部署IIoT时处于主导地位。[详细]
  • 实现工业物联网: 恶劣的环境亟需坚固的边缘节点
  • 基于计量芯片的电能检测系统设计
  • 基于计量芯片的电能检测系统设计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而教育行业作为用电能耗的一只大军,采取措施降低能耗是至关重要的[1]。建立控制系统使用于高校校园建设,通过对于办公场所和教学楼安装分类和分享能耗计量装置,及时采集电能数据...[详细]
  • 一种具有后台校正功能的电流舵DAC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失配常数Avt越来越小,电流源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随着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即数模转换器)分辨率的提高, DAC对电流源误差的要求越来越高[1]。其中阈值电压失配不仅与Avt有关,由于阈值电压的温度系数存在,DAC工作时片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会导致阈值电压...[详细]
  • 一种具有后台校正功能的电流舵DAC
  • 无人飞行器机载稳定云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 无人飞行器机载稳定云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近些年来,无人飞行器在航空摄影、高空遥感以及高空地形勘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机载稳定云台的其应用的关键所在[1-3]。但是在飞行过程中,云台极易受到机体姿态变化、振动以及气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机载图像抖动、模糊[4]。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载稳定云台控制系统。该云台系统采用了三轴稳定结构,控制部分由主控单元模块、姿态检测模块、无刷电机驱动模块等等构成。[详细]
  • 机器视觉 - 今日洞察和未来展望

    为了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其目标客户,当今的嵌入式设计团队正在寻求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等新技术,以便在有限的资源下按时向市场开发和部署复杂的机器和设备。借助这些技术,团队可以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构建复杂的单系统或多系统模型。 ML和DL算法不是使用基于物理学的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而是透过数据推断出系统的模型。 传统ML算法适用于处理数据量相对较小且问题的复杂度较低的情况。[详细]
  • 机器视觉 - 今日洞察和未来展望

AI与视觉

  • 物联网边缘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使用节点分析和对数成像器可改进物联网(IoT)中的视频分析应用。视频分析应用试图利用日常世界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出于几个原因考量。包括日常监控的人脸识别,但大部分原因集中在预测分析和行为分析上。这些应用中收集到的信息可通过云计算进行更高端的广泛处理。然而,深度处理有其局限性,并且可以通过往组合中增加节点分析和对数成像器在很多方面加以改进。[详细]
  • 物联网边缘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 AI技术助力视频监控领域智能化发展
  • AI技术助力视频监控领域智能化发展

    如果大家参加过2017年10月底在深圳举办的安博会,肯定会被如潮的人海以及玲琅满目的人工智能案例所震惊。毫无疑问,视频监控行业将迎来真正的大爆发,同时人工智能也必然会在视频监控行业大规模应用。近两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得以飞速发展和应用。业界有个这样的简单比喻:如果把打造人工智能系统比作造火箭,则算法是引擎,数据是燃料,加速靠的是芯片。[详细]
  • 人工智能带给安防业新的生机

    首先,安防的从业人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感到AI可以用了。尽管羚羊云是平台厂商,但一直对AI及AI专用处理器模块(芯片或板卡)有兴趣。因为过去没有深度学习,张进曾从2004年到2012年从事了8年研发,做得几乎绝望了。因为传统技术无法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和目标检测等。今天由于深度学习,安防行业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落地点。[详细]
  • 人工智能带给安防业新的生机
  • 让人工智能远离偏见
  • 让人工智能远离偏见

    人们都曾看过机器控制了世界而人类被毁灭的电影。好在这些电影是娱乐性的,而且人们都认为这些场景是不会发生的。然而,一个更应该关注的现实问题是:算法偏见。所谓"算法偏见"是指在在看似没有恶意的程序设计中带着创建者的偏见,或者所采用的数据是带有偏见的。结果当然是带来了各种问题,例如,被曲解的谷歌搜索,合格的候选人被禁止进入医学院,聊天机器人在推特上发布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信息等。[详细]

汽车电子

  • 基于英飞凌AURIX的RDC设计

    从本质上来讲,旋转变压器就是一个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可以相对旋转的变压器,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如图1所示,R1-R2为一次侧绕组为励磁绕组,需要通以图1(b)中的第三个信号。S1-S2和S2-S4为二次侧绕组分别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当转子旋转的时候,他们输出正弦调制和余弦调制的信号(图1(b)中第一个和第二个信号)。[详细]
  • 基于英飞凌AURIX的RDC设计
  • 车辆跟踪系统:随时随地,尽在掌控之中
  • 车辆跟踪系统:随时随地,尽在掌控之中

    车辆跟踪系统非常适合监视一辆汽车或整个车队。跟踪系统由自动跟踪硬件和用于收集数据(如果需要的话,还有数据传输)的软件组成。2015年,全球车队管理市场的规模为8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220亿美元,从2016年到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数据来源:Global Market Insights)。拉美、中东和非洲对商用车辆的需求在上升,这对车辆跟踪系统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增长机会。[详细]
  • 基于电流纹波的电动车窗位置的准确性判断方法探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部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汽车中,为汽车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以前汽车普遍采用手摇曲柄的方式使车窗玻璃上升或下降,现今轿车很多都安装了电动车窗。而具有防夹功能的电动窗应用于汽车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玻璃上升途中遇到人力障碍时会自动识别而反向运行,防止乘员夹伤,实现防夹功能。[详细]
  • 基于电流纹波的电动车窗位置的准确性判断方法探讨

FPGA

  • 采用FPGA的以太网应用
  • 采用FPGA的以太网应用

    以太网连接的日益普及和不断增加的降成本压力,是不可阻挡的两大网络趋势。由于网络和物联网(IoT)不断扩张,使得以太网端口的性能持续增加,并且应用于更广泛的各种产品。网络运营商面临两个巨大压力,首先是要大幅降低资本支出(CAPEX/OPEX),同时要提供更快性能以支持消费者应用,如4 K视频和无处不在的云连接。为了帮助架构师满足这些市场需求,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中端密度FPGA特性:低成本、低功耗...[详细]
  • 智能工业物联网边缘 (Edge)平台的关键属性(上)

    工业物联网 (IIoT) 指涉及边缘设备、云应用、传感器、算法、安全性、保密性、大量协议库、人机界面 (HMI) 及其它必须互操作元素的多维度紧密耦合的系统链。一些人将 IIoT 愿景描述为运营技术 (OT) 与信息技术 (IT) 的融合,但实际上目标更为深远。OT 应用的时间敏感性和 IT 应用的数据密集性要求所有这些元素融为一体,如期、可靠地执行关键任务。但与另一项关键要求(即寿命周期)会存在冲突。[详细]
  • 智能工业物联网边缘 (Edge)平台的关键属性(上)
  • 智能工业物联网边缘 (Edge)平台的关键属性(下)
  • 智能工业物联网边缘 (Edge)平台的关键属性(下)

    "网络安全:硬化的和适应未来威胁的能力"一节中曾提到,硬件卸载获得的不只是 All Programmable SoC 可编程硬件的支持。实现整个愿景需要能优化这一技术的软件自动化功能。像 SDSoC™ 开发环境这样的工具能让用户编写 C/C++/OpenCL 及其它日益增多的语言,将功能的全部或部分分区到可编程硬件或软件中。SDSoC 开发环境还能在处理器和可编程硬件间生成数据移动引擎和基础架构。[详细]
  • 哈夫曼编码的HDL实现

    Huffman编码是一种可变字长的无损压缩编码。根据字符出现的概率得到的可变字长编码表是Huffman编码的核心。概率低的字符使用较短的编码,概率高的字符使用的长的编码。Huffman编码的具体方法是将序列中的信源符号先按出现的频次排序,把两个最小的频次相加,作为新的频次和剩余的频次重新排序,再把最小的两个频次相加,再重新排序,直到最后变成序列的总长度。[详细]
  • 哈夫曼编码的HDL实现
  • 静态哈夫曼编码的快速硬件实现
  • 静态哈夫曼编码的快速硬件实现

    本文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功能是连续接收256个0~9之间的任意数值,针对这256个数据完成输入数据元素的哈夫曼编码,最后先输出0~9元素对应的编码,再按照输入数据顺序输出各数据对应的哈夫曼编码。哈夫曼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将出现概率较大的数据用较短的编码表示,而将出现概率较小的数据用较长的编码表示。通常的做法是先根据输入数据的频次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再通过遍历树中的每一个节点来生成叶子节点即...[详细]
  • 基于FPGA的卷积层并行加速方案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CNN在包括识别(recognition)、检测(detection)、分割(segmentation)等很多任务中占主流地位。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元素: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池化层(pooling)、激活函数(activation)、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 layer)。[详细]
  • 基于FPGA的卷积层并行加速方案

无线通信

  • 高GNSS精度的实现之路为全自动驾驶规划蓝图
  • 高GNSS精度的实现之路为全自动驾驶规划蓝图

    为了让全自动驾驶成为现实,几项技术需要发展完善并一起推出。其中一项便是价格亲民、可扩展的可靠性高精度定位技术。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2000年初,获取首个准确位置的时间从几分钟缩短至30秒。2005-2010年,接收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从130 dBm提高到167 dBm。[详细]
  • Mesh网络增强蓝牙无线IoT的地位

    虽然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 / Bluetooth LE)技术作为物联网(IoT)的基础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个弱点:因为它主要用于支持电池供电的外设与智能手机等中央设备的通信,该技术无法支持mesh网络。现在,蓝牙mesh 1.0规范消除了这个弱点。Mesh网络允许网络中的设备(节点)相互通信而无需中央枢纽设备,如果需要,可以经由其它节点中继来传播数据包。[详细]
  • Mesh网络增强蓝牙无线IoT的地位
  • 迈向Zigbee® 3.0:Green Power的力量Wi-Fi、Zigbee和Thread
  • 迈向Zigbee® 3.0:Green Power的力量Wi-Fi、Zigbee和Thread"去网格化"

    既然Green Power已经成为Zigbee 3.0的标准功能,我们现在能否期待Green Power传感器变得无处不在?事实上,有了Green Power规范,我们可以使用能耗和成本极低的纽扣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因为Green Power规范消除了与网格相关的所有复杂性。但网格何去何从?我们还需要网格吗?当我们能够构建"去网格化"的Zigbee网络时,Wi-Fi"网格"似乎在市场上日益受到欢迎。[详细]
  • 广域无线平台实现新一代物联网系统

    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无线通信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广域无线连接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而下一步是把无线通信的力量传播到机器类型通信上(MTC)。这将在跨越行业的制造、城市管理、交通和能源服务中掀起一场变革。沿着道路的传感器将交通流量信息传达给往来的车辆,让他们自由地移动。相同的数据可以通知客户货物预计到达的时间。[详细]
  • 广域无线平台实现新一代物联网系统
  • 哪一种通信标准最适用于物联网
  • 哪一种通信标准最适用于物联网

    物联网(IoT)的成功取决于可连接至世界各地的设备,而无线通信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无线标准种类繁多,该如何做出恰当的选择?目前,物联网的身影在手机上随处可见,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通讯技术已是众所周知。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无论是否新技术,都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由于应用程序各不相同,范围、数据需求、安全性和功率需求、电池使用寿命和目标市场等,这些因素将决定如何...[详细]
  • 村田无线通信模块方案助力物联网应用增长

    近年来,物联网市场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根据一些数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0亿至300亿台,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更将会增长至3万亿美元,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如此具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对无线模块产品市场需求强有力的拉动,毕竟几乎每一台物联网设备都需要至少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方能实现与其它设备、网络以及云端的互联互通。[详细]
  • 村田无线通信模块方案助力物联网应用增长

传感器

  • 可穿戴设备用光学式脉搏传感器技术难点及应用事例
  • 可穿戴设备用光学式脉搏传感器技术难点及应用事例

    光学式脉搏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技术之一光传感技术进行脉搏测量的传感器。这种光传感技术是使光源(LED)照射生物体,利用感光部--光电二极管(以下简称"光电Di")或光电晶体管,来测量生物体中透射或反射的光的技术。动脉血液中存在具有吸光特性的血红蛋白,所以通过按时间序列感测光量,可获取血红蛋白量的变化即脉搏信号。[详细]
  • 迈向IoT 2.0之路:需求、挑战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物联网市场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根据一些数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0亿至300亿台,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更将会增长至3万亿美元,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如此具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对无线模块产品市场需求强有力的拉动,毕竟几乎每一台物联网设备都需要至少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方能实现与其它设备、网络以及云端的互联互通。[详细]
  • 迈向IoT 2.0之路:需求、挑战和解决方案
  • 照明物联网:传感器如何为智能照明系统创造需求?
  • 照明物联网:传感器如何为智能照明系统创造需求?

    如今的一切事物都变"聪明"了,特别是与物联网(IoT)相关的市场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万物互联的全新可能及由此而来的庞大数据,为无数产品提供了发展愿景。例如,早餐时,厨房设备会准备新鲜的咖啡和热面包;洗衣机会在红色袜子将所有白色衣服染成粉红色之前自动停止洗衣;此外,无论是在家里、购物中心还是在街上,照明系统都能够自动适应环境从而带来适宜的照明。[详细]
  • 传感器在 "物联网"中的生命故事

    在物联网 (IoT)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确保各项操作顺利运行,包括测量和记录温度、亮度、移动以及许多其它参数,并且传送数据至智能控制设备。不过,传感器也需要电力。虽然传感器所需要的功率不太多,但若没有电力便无法工作。因此,要确保电池供电传感器保持运行多年而无需维护,便成为了一个难题。如何能够显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呢?如何能够从4至20 mA回路提取三倍电流呢?[详细]
  • 传感器在
  • 把传感器设计到电池供电的无线物联网(IoT)设备里
  • 把传感器设计到电池供电的无线物联网(IoT)设备里

    物联网(IoT)正在将现实世界里的"模拟"事件转换成网络的行动和反应,连在网络中的物联网节点能够监测模拟事件,并且在需要报告的事件发生时,将其进行转化后通过互联网报告给应用程序,以完成相应的任务。其中最突出的物联网应用类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它们被放置在没有电线的区域来监测事件,并通过无线网络与物联网通信。[详细]
  • 跟踪生物标记物监测用传感器系统开发上的进展

    一位业内人士对用于人体生物标记物持续监测的非侵入式传感器平台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且就新型生物标记物传感设备制造预备度的当前状态提供了深入见解。在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行业中,对于健康和医疗来说,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使放弃"一刀切"的方法成为了可能,转而采用配备了生物标记物传感功能的定制解决方案,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监测个人的生理情况。[详细]
  • 跟踪生物标记物监测用传感器系统开发上的进展

操作系统

  • 打好关系:互操作性是成功部署工业物联网的关键
  • 打好关系:互操作性是成功部署工业物联网的关键

    工业物联网有望彻底改变我们操作制造、能源和运输系统的方式。 然而,由于构成物联网的互联技术庞大且复杂,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独立提供完整的企业IIoT解决方案。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IIoT系统架构。 IIoT系统不仅仅是增加"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数量,还包括通过分布式网络(包括边缘节点、本地IT和云)来传输和管理大量数据。[详细]
  • RT-Thread 3.0 驱动物联网快速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下,物联网操作系统所处的一个行业背景。三年前,整个无线SoC、MCU芯片供应,基本上都由国外厂商所垄断,如高通、ST、恩智浦等;但是未来,像乐鑫、GD这样的国产芯片厂商将会逐渐增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玩家。其次,业界都有一个共识,中国将主导全球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不仅在规模数量上,也包括研发生产、商业模式创新等各个方面,因为中国有很强的制造和供应链优势,中国有很...[详细]
  • RT-Thread 3.0 驱动物联网快速发展
  • Ruff:一次破局 IoT 研发困境的尝试
  • Ruff:一次破局 IoT 研发困境的尝试

    提及 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几乎整个 IT 行业的共识是未来一定会是一个 IoT 时代,继互联网时代将更多的人连接到一起之后,IoT 时代将会把更多的物(Thing)连接起来。但是,一说到 IoT 的研发,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物就是硬件,做硬件就要懂嵌入式,所以,IoT 开发就是嵌入式开发。于是,我们看到在 IoT 的指引下,各大硬件厂商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厂商摇旗呐喊,纷纷畅想着 IoT 的未来,而现在的 IoT ...[详细]
  • 既有的工控系统如何向物联网化演进?

    首先介绍了传统工控系统的渐进式发展思路,以及物联网的革命式(一步到位)发展思路。并探讨了边缘计算的重要性。并以风河公司的Titamiun Control物联网操作系统为例,探讨了工业用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特点。目前,工业控制系统正从传统的复杂无序的控制系统,向简化、整洁、开放的物联网控制系统演变。图1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传统控制系统和新的物联网控制系统的架构,图2和图3是放大的局部图。[详细]
  • 既有的工控系统如何向物联网化演进?

安全与保护

  • 将工业嵌入式系统连接到云端时确保安全性
  • 将工业嵌入式系统连接到云端时确保安全性

    在工业4.0刚刚兴起之时,我们便已看到,远程制造和控制可使工厂变得更加自动化。虽然这在业务效率方面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将一些非常昂贵的资产暴露于意外访问的风险之中。这不仅将资本价值高昂的机器置于风险当中,而且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工厂生产的产品带来的企业收入也会受到影响。将工厂连接到公共云或私有云一定会存在安全风险,这一点人们早已达成共识。[详细]
  • 航空电子应用中通信接口的防雷保护

    喷气客机遭受雷击是常见现象,大约每1000飞行小时就会发生一次。DO-160G标准《机载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是航空电子硬件的环境测试标准。许多飞机制造商将DO-160G第22节"雷击感应瞬态敏感性"指定为关键系统(如导航、雷达、通信、发动机控制、热和空气控制等)的要求。[详细]
  • 航空电子应用中通信接口的防雷保护
  • 用于保护VFD / IGBT逆变器的TVS二极管
  • 用于保护VFD / IGBT逆变器的TVS二极管

    在几乎所有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变频器(VFD)/逆变器通常安装在电机的前端,以便调节速度和节约能源。根据不同的输入电压要求,逆变器通常分为低压(110V、220V、380V等)、中压(690V、1140V、2300V等)和高压(3kV、3.3kV、6kV、6.6kV、10kV等)。由于变频器/逆变器是提供电力的关键组件,因此其性能和可靠性对于不间断电源是至关重要的。[[详细]
  • 适用于交流电源线应用的高功率半导体Crowbar保护器

    交流电源线干扰是导致许多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也会像电源、LED照明、工业系统和消费类设备(如烤箱、冰箱和电视机)的破坏那样严重。电源线干扰有多种叫法,例如瞬态、浪涌、尖峰等。但是不管具体叫法如何,了解其特性和可用的各种保护元件的操作,对于设计一个有效的保护电路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详细]
  • 适用于交流电源线应用的高功率半导体Crowbar保护器

测试测量

  • 利用智能测试技术延长物联网设备电池续航时间
  • 利用智能测试技术延长物联网设备电池续航时间

    降低能耗和优化功率管理功能是物联网(IoT)开发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但他们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形态各异。在可穿戴设备中,设计目标可能是把电池续航时间从几天延长到几周。对位置接触困难的传感器节点来说,目标则可能是把电池续航时间延长到几十年。不管最终设计目标是什么,测试测量在确定设计修改或元器件选型是延长电池续航时间还是相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详细]
  • 采用LTC2983测量18个两线式RTD

    单个LTC2983温度测量器件能支持多达18个两线式RTD探头(如图1所示)。每个RTD测量包含同时检测由于电流IS而在RSENSE和RTD探头RTDx两端所产生的两个电压。对每个电压进行差分检测,而且鉴于LTC2983拥有高共模抑制比,因此堆栈中RTD的数量并不会对个别测量产生不利影响。RTD探头的选择取决于系统准确度和灵敏度要求。[详细]
  • 采用LTC2983测量18个两线式RTD
  • 从比特到场景,从简单模拟到现网重现
  • 从比特到场景,从简单模拟到现网重现

    通信技术自以太网和IP技术出现以来,针对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包括现在的虚拟网络,云平台的测试技术也在一直发展中。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专用仪表模拟产生并发送网络数据包来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架构进行性能,压力,以及安全型测试。在这里仪表起到的作用是模拟现实网络流量环境,用于网络设备的研发,网络性能和安全的验证,各种网络通信技术实验室评估...[详细]
  • 关于云测试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自AWS某位高管宣称"云成为了新常态"后,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这三年中,随着各企业对云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成本优势的日益依赖,云迁移这股风头似乎开始变得更加势不可挡。微软2017年度《混合云现状》(State of the Hybrid Cloud)报告显示,有63%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实施了包含企业内部与公有云基础架构的混合云环境。[详细]
  • 关于云测试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 从比特到场景,从简单模拟到现网重现
  • 智能生活难想象?百佳泰带您现场实测!

    智能生活的口号早已响彻/大江南北,现代人无不向往着那种"回家一声令下,便能让智能助理打开空调、电灯,并将电视转到想看频道"的便利生活。然而,随着智能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中针对物联产品的"跨云沟通"、"用户界面兼容性"及"无线讯号互相干扰"所衍生出来的问题进行多层次的讨论。[详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