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导航电子地图知识产权之争背后的真相

导航电子地图知识产权之争背后的真相

作者:时间:2008-03-31来源: 中国汽车电子网收藏
  近段时间内,据媒体报道,有“中国地图知识产权第一案”之称的北京长地万方(系瑞图万方旗下子公司)起诉深圳凯立德侵犯其“道道通”地图著作权一案终于有了结果,法院认定了深圳凯立德侵权的事实,并进行了相应的判决。

  笔者不禁联想到去年9月,在同一法庭的另一宗同类案件的结果——法院判定北京四维图新起诉深圳凯立德侵犯其地图著作权一案进行一审判决,判定深圳凯立德公司败诉。

  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在国内的兴起,不过才短短几年时间,而且据了解,目前国家测绘局只颁发了区区11张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却已有三家公司卷入知识产权纠纷官司之中。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使“拿来主义”风靡一时?笔者经过一番研究,原因其实很简单,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可图,不劳而获,正是盗版、侵权造成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自2005年导航在欧美爆发以来,导航电子地图的价值越来越大,互联网、手机等应用的需求也逐步清晰,内容为王已经得到相关行业的一致认可,而导航电子地图的行业壁垒十分明显,时间、经验、市场已把行业门槛垒高,而市场的需求则越来越大。

  2007年7月,全球最大的导航硬件厂商TomTom突然宣布以27亿美金的高价收购了全球唯一两家跨国地图供应商之一的Tele Atlas(业界称“TA”),这在导航硬件、软件、手机及地图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甚至互联网也受到波及,在TomTom 收购TA之前,听说Google和其他意向企业也介入过TA收购谈判。TomTom宣布收购TA后,首先反对的是Nokia,它们认为这可能引起硬件厂商对地图的垄断,从而打击其它硬件和软件厂商,当然也包括未来的手机厂商。以此为据,Nokia向欧盟提出申诉,但由于TA出让公司的前提是保持独自运营,不会对其它硬件厂商的竞争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相信垄断说法证据不足,欧盟应该不会反对。另外听说美国已表态不反对此收购,在此情况下,Nokia只能马不停蹄地收购同类企业,全球第一大地图供应商NavTeq,在Google和微软的竞购下,Nokia最终还是以81亿美元的天价将NavTeq收入囊中。

  另一边,美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厂商Garmin也坐不住了,立即加入战团,以比TomTom高出15%的价格反水收购TA,在TA给TomTom五天考虑期的最后一天,TomTom以惊人的42亿美元再提出收购,比原收购价提高了81%。故事或许还未完,市场风传Google和微软也没有放弃争购,甚至传言,一旦TomTom收购TA成功,将有可能为了收购地图企业,连TomTom一并收购。

  导航电子地图作为产业的核心,其生产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业内人士表示,在产业链中导航电子地图是导航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版导航电子地图成本也相应成为导航产品的主要成本之一。做一张覆盖中国全境且全部进行实地采集数据的导航电子地图,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人力外,还需要投资人民币数亿元以上。另外,为了使数据更加详尽、准确率提高、导航效果好,每年维护、更新费用达亿元人民币之巨。成本巨大,成为侵权者进行盗版的另外一个原因。

  行业毒瘤,中国GPS知识产权保护的“大问题”

  国务院一贯重视加强知识产权相关的保护工作。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现阶段电子导航产业尚属新兴行业,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力度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必然造成漏洞和可趁之机的存在,这也为准备越规操作的非法企业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大赚一笔。

  盗版、侵权的滋生使得部分导航电子地图企业为得眼前利益或占有市场,不必追求地图数据完善,更无需考虑庞大的维护开支,这势必造成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从而阻碍GPS行业创新开发、健康发展。可见,侵权行为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整个行业创新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全行业“贬值”。

  业内专家指出,长地万方状告深圳凯立德官司一审胜诉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表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已经进入了良好的阶段。相信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导航产业将会为国家、社会、人民带来真正的利益。


关键词: 导航电子 GPS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