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高校动态 > 25年内中国可问鼎诺贝尔奖

25年内中国可问鼎诺贝尔奖

——
作者:张骞时间:2008-01-10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收藏

 

  什么样的科学家才能够问鼎?是什么促成了创造力的极大发挥?今天上午,当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率领着来自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等三个领域的评委出现在复旦师生面前时,受到了热烈欢迎。

  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应用材料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士Borjejohansson说,在20年至25年内,可以问鼎


  “结对”是重要合作方式

  上午10点,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组团访沪并在复旦大学主讲“诺贝尔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据悉,诺贝尔科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

  四位科学家列举了物理奖获得者的情况:他们中最年轻的是25岁,年纪最大的有88岁,而父女、父子、兄弟获奖的情况也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研究成果非常具有实践的意义,而且他们都非常专注,一项研究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此外,很少有单独从事一项研究的人获奖的,获奖的更多的是“一对科学家”,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方式。

  学生应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科学家们表示,拥有很强创造力的人做事情的方式一般与常人不同,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对于非常有创造力的人,应该有人专门指导、资助,保护其创造力不受伤害,并且使得他们在研究中专注,不会因为经费而操心,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对于学生在科研中的不足,科学家们表示应加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欧洲学生的习惯是项目工作、团队合作和实体工作;而中、印两国的学生都强调个体学习,不习惯小组讨论等集体学习方式。中国学生一般需要至少一年来习惯这种氛围。

  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实践

  科学家们还鼓励中青年投入基础科学研究,他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是中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有广阔的范围,而基础科学研究也必须和社会需求挂钩,在科研和工业发展这一点上找到好的平衡点,这是今天的科学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他们建议中国大学增设更多基础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研究实践中去。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里,四位科学家分别介绍了诺贝尔奖的历史、评奖经过、颁奖程序以及获得该奖的科学家所需要的资质等。他们表示要想获得诺贝尔奖至少需要20年到25年时间的科学研究,并拥有至少一个发明或发现,且要求是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中国 诺贝尔奖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