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无线网络电磁辐射环境的定量分析和测试

无线网络电磁辐射环境的定量分析和测试

作者:时间:2013-05-21来源:网络收藏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无疑是通信事业中发展最快的,但是也引来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电磁辐射有多大,是否对人有伤害?本文旨在从专业角度客观地对的电磁辐射进行分析和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辐射源及特点

一般来说,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发射系统、卫星地球通信站、移动台(手机,小灵通等)、无线路由器、无线AP,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通常,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无线通信网络电磁辐射伤害

辐射伤害分为游离辐射伤害和非游离辐射伤害。当高能量电磁波把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有可能撞出该物质内原子、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称为“游离化”,游离化电磁波产生的伤害就称为游离辐射伤害,游离辐射伤害会与身体内的物质抢夺电荷,产生离子破坏生理组织。非游离辐射伤害分为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伤害和无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伤害,非游离伤害为一中低能辐射,产生的能量不打断分子键或使原子游离。其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伤害特性
佳工机电网

由表1看出,产生游离辐射伤害的电磁波频段是1012~1024Hz,而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频段为150MHz、450MHz、800MHz、1.9GHz、2.4GHz、3.5GHz及5GHz或更高频段,所使用的频段全落在了非游离伤害所属的频率范围内,远低于1012Hz,所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游离辐射伤害,仅对人体产生非游离辐射伤害。

热效应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物体,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可以使人体体温维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人体生理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热量约为100W,人身体表面积约为2m2,若人体要保持温度平衡,则人体要向外辐射能量的功率大小也应该为100W,即人体平均散热功率为:

佳工机电网

而人体对微波的吸收约为50%,所以,当辐射场强功率大于10mW/cm2时,人体吸收辐射平均功率也大于5mW/cm2,这时人体平均散热功率小于人体吸收辐射平均功率,多余的能量回存在体内,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故辐射功率密度伤害规格为8~10mW/cm2。

单一辐射场强密度与安全滞留时间

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按ANSI(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Institute)规定,辐射场强密度(mW/cm2)与安全滞留时间T的关系为:

佳工机电网

其中,K1为频段内场强密度规格值,与频率关系如图1所示,对某频率是一定值。K2为该频段场强密度现场测量值,场强密度的现场测量值越大,安全滞留时间T越短;反之测量值越小,安全滞留时间T越长。

佳工机电网
图1 场强密度规格值与频率曲线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