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LED业闯荡北美尚需练好内功 不可急于求成

LED业闯荡北美尚需练好内功 不可急于求成

作者:时间:2014-05-11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收藏

  2013年末,海外市场利好消息接憧而来,比如北美市场的美国迎来了法案的第三个阶段,从2014年1月1日起,淘汰40瓦和60瓦白炽灯,也就是家庭照明白炽灯产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6653.htm

  CSAReseach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灯具出口企业七千多家,出口目的国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并且出口额呈逐年增长态势。

  相比国内市场,北美市场上客户对产品品质、技术要求高,主要做高端产品。

  勤上光电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孙伟华指出,美国市场对产品的性能及质量要求高,在规格参数及结构要求上与中国市场大不相同,中国厂商必须对此类市场进行产品定制。此外,各种认证,比如UL、DLC、能源之星(ENERGYSTAR)等对产品的规格及安全性要求进行明确,包括配光、电性参数、眩光、视觉舒适度等,要求更高的节能比。

  PhilipsLumileds亚洲区市场总监周学军指出,一个公司首先能登上台面的是产品,这是基础。要出口,就先要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对方市场的要求。有了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谈其他的,比如品牌。

  这与上海三思电子副总经理王鹰华的说法不谋而合。王鹰华表示,客户首先需要的是最终的产品。如果这一步都做不好,后面的就没有办法做下去。目前,三思在国内道路可变情报显示领域维持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出口北美市场份额最大的显示屏幕和LED照明产品制造商。

  要出口北美市场,中国供应商面临诸多关卡。比如对北美市场的市场规范、认证系统、品牌建设、渠道系统等,都与中国大不相同,这就为中国厂商开拓北美市场带来一定困难。

  产品门槛

  产品首先面临的是技术门槛。

  首先是北美市场的产品规范。国外为规范LED市场,通常会对LED灯具的认证采用的两种措施,一种是强制实施,另一种是补贴激励。

  强制实施的,比如UL认证、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标准和FCC(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标准。

  UL安规认证是强制认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其最终目的是为市场得到具有相当安全水准的商品,为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作出贡献。中国LED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最大的门槛是需要得到UL认证。

  补贴认证,常见的有能源之星、DLC等。

  上述所有的认证,共性是耗时、费用不菲,且审核严格,这都是中国企业顺利进入北美市场要面临的难题。而通常中国国内灯具做的VOC认证,美国市场并不认可,无形中提高了中国照明产品出口北美市场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比如UL认证,做一次认证需要50万元,每个认证号每个季度大概要交1000多美金,且生产符合安规认证的产品比没有安规认证的产品成本会高很多,约50%。

  再如LED灯具厂商申请能源之星认证。申请能源之星的LED产品目前仅限于用于替代传统白炽灯泡的室内LED光源产品,如LED球泡灯,PAR灯,LED射灯等自镇流LED灯具。此类LED产品申请能源之星认证时间至少要求3000小时(4个月)以上,及至6000小时(两年)以上。

  这么长的时间,加之市场价格波动和技术升级换代的影响,对很多国内企业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除了能源之星认证的LED光源产品可享受补贴外,还可以通过申请DLC认证来获取补贴。LED灯具在申请DLC认证时,需要提供美国NRTL认可实验室所出的安全报告,FCC认可实验室出的EMC测试报告,NVLAP认可实验室做的LM79报告和灯珠厂商提供的LM80报告。

  相比国内市场对LED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光效认证的要求,杭州银兴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老板陆伟兴对出口美国的LED照明产品认证大发感慨:“美国人太麻烦,UL标准、能源之星等等认证,耗时长,投资多,而且美国人每年都要对生产厂进行一次审核,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做不下去。”

  百立亨照明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因为国外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质量要求门槛比国内要高很多,要通过国外市场的种种认证,也需要时间和资金,所以对于很多小企业和技术上投入不够的企业,这种认证会对他们形成拖累。

  王鹰华透露,三思是2010年第一批进入美国能源补贴认证企业名单的。当时只有三家企业进入名单,另外两家是美国本土品牌的企业。

  “要拿到美国本土的各种许可,耗时确实比较长,比较麻烦。”王鹰华说。由于加拿大与美国地理同源性,DLC补贴政策在加拿大也得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 LED 清洁能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