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作者:时间:2011-12-12来源:网络收藏

  1

 我国早期曾规定:将电力系统分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因电流大小难以用电力系统分类来明确界定,因此改成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 (X 0 )对正序电抗(X 1 )之比(X 0 /X 1 )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 0 )对正序电抗(X 1 )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谐振 (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2 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按运行需要可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经低值电抗器接地及直接接地等。这些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独有的优缺点。

  2.1 中性点不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是指中性点没有人为与大地连接。事实上,这样的配电网是通过电网对地电容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主要优点: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这样

  如雷击绝缘闪络瞬时故障可自动清除,无需跳闸。
  如金属性接地故障,可单相接地运行,改善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接地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高。减小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小了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减小了对低压网的反击等。

  经济方面:节省了接地设备,接地系统投资少。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a 与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相比,产生的过电压高(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等),对弱绝缘击穿概率大。

  b 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大,达数百安培,可能引发相间短路。

  c 至目前为止,故障定位难,不能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2.2 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谐接地是指配电网一个或多个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与大地连接,消弧线圈的稳态工频感性电流对电网稳态工频容性电流调谐,故称谐振接地,目的是使得接地故障残流小,接地故障就可能自清除。因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全有并更好些。同样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亦全有仅是出现最大幅值弧光过电压概率小些。这是因消弧线圈降低了单相接地时的建弧率。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使用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消弧线圈,跟踪系统,选线装置本身的可靠性。

  2.3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配电网中全部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没有人为阻抗加入的直接与大地(地网)充分连接。使该电网处达到 R 0 ≤ X 1 和 X 0 / X 1 ≤ 3 。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有:

  a 内部过电压较低,可采用较低绝缘水平,节省基建投资。

  b 大接地电流,故障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缺点有:

  a 接地故障线路迅速切除,间断供电。

  b 接地电流大,地电位上升较高。这样:

  增加电力设备损伤。

  增大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增大对信息系统干扰。

  增大对低压网反击。

1 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早期曾规定: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因电流大小难以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来明确界定,因此改成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 (X 0 )对正序电抗(X 1 )之比(X 0 /X 1 )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 0 )对正序电抗(X 1 )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谐振 (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2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按运行需要可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经低值电抗器接地及直接接地等。这些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独有的优缺点。

  2.1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是指中性点没有人为与大地连接。事实上,这样的配电网是通过电网对地电容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主要优点: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这样

  如雷击绝缘闪络瞬时故障可自动清除,无需跳闸。
  如金属性接地故障,可单相接地运行,改善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接地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高。减小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小了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减小了对低压网的反击等。

  经济方面:节省了接地设备,接地系统投资少。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a 与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相比,产生的过电压高(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等),对弱绝缘击穿概率大。

  b 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大,达数百安培,可能引发相间短路。

  c 至目前为止,故障定位难,不能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2.2 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谐接地是指配电网一个或多个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与大地连接,消弧线圈的稳态工频感性电流对电网稳态工频容性电流调谐,故称谐振接地,目的是使得接地故障残流小,接地故障就可能自清除。因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全有并更好些。同样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亦全有仅是出现最大幅值弧光过电压概率小些。这是因消弧线圈降低了单相接地时的建弧率。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使用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消弧线圈,跟踪系统,选线装置本身的可靠性。

  2.3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配电网中全部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没有人为阻抗加入的直接与大地(地网)充分连接。使该电网处达到 R 0 ≤ X 1 和 X 0 / X 1 ≤ 3 。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有:

  a 内部过电压较低,可采用较低绝缘水平,节省基建投资。

  b 大接地电流,故障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缺点有:

  a 接地故障线路迅速切除,间断供电。

  b 接地电流大,地电位上升较高。这样:

  增加电力设备损伤。

  增大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增大对信息系统干扰。

  增大对低压网反击。

  2.4 配电网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接入电阻器,目的是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中性点经电阻器(每相零电阻 R 0 ≤ X c0 每相对地容抗)接地,可以消除中性点不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缺点,即降低了瞬态过电压幅值,并使灵敏而有选择性的故障定位的接地保护得以实现。由于这种系统的接地电流比直接接地系统的小,故地电位升高及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和对低压电网的反击都减弱。因此,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具有中性点不接地及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或直接接地系统的某些优点,也多少存在这两种接地方式的某些缺点。

  按限制接地故障电流大小的要求不同,分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系统,具体的优缺点亦不同。

  2.4.1 中性点高值电阻器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中性点高值电阻器接地系统是限制接地故障电流水平为 10A 以下,高电阻接地系统设计应符合每相零序电阻 R 0 ≤ X c0 (每相对地容抗)准则,以限制由于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瞬态过电压。

  优点:

  a 可防止和阻尼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在 2.5P · U 及以下。

  b 接地电流水平为 10A 以下,减小了地位升高。

  c 接地故障可以不立即清除,因此能带单相

电抗器相关文章:电抗器原理
零序电流保护相关文章:零序电流保护原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