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市场分析 > 对话罗文基教授,解析ISSCC2024背后的产业趋势

对话罗文基教授,解析ISSCC2024背后的产业趋势

作者:时间:2023-12-13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收藏

自 1953 年创办以来,ISSCC 一直被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公认为集成领域的最高级别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 ISSCC, 其前沿的科研创新每年都会吸引超过 3000 人参会,而其中大概 60% 是来自全球的从业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312/453862.htm

在历史进程中,众多重要的发明与创举,诸如全球首个集成模拟放大器芯片、首个 8 位微处理器芯片、首个 32 位微处理器芯片、首个 1Gb 内存 DRAM 芯片以及首个多核处理器芯片,皆是在 ISSCC 上首次向公众展示的。

在 ISSCC 2024 中国区发布会后,半导体产业纵横与 ISSCC 国际技术委员会委员及远东区主席,澳门大学罗文基教授进行对话。进一步交流 ISSCC 带来的前沿趋势、远东区和中国区的变化,以及 ISSCC 在促进产学研方面的进展。

投稿量猛增 40%,产学结合成新趋势

今年 ISSCC 的主题是 IC for a better world,主要是探讨芯片设计在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自 2018 年以来,ISSCC 论文投稿量都在 600 份左右,而今年投稿论文达到 873 篇,录用文章为 234 篇,录用比例达到 26.8%。

在被问及 ISSCC 2024 有何亮点时,罗文基表示:「今年 ISSCC 的投稿量比去年多了高达 4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尤其在电源管理及存储器方向的投稿数都超过 100 份,同时其他领域也在增长。由此可见,整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 873 份投稿中,远东区占了 63%,并有 148 篇文章被接收,其中中国区有 69 篇被接收,比去年多 10 篇,这也代表我国的科研及创新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ISSCC 新增了电路安全方向,这也能看到电路安全在未来对集成电路十分重要。」

对谈到不同领域的创新,罗文基举了两个例子:「在模拟电路方面,首次发表用于高性能处理器的超小型全集成温度传感器,在单点校准的前提下,其芯片面积仅为现有方案的 1/10 左右,能够大大减少成本;在超低功耗收发器方面,发表多个同时提升 SIR 及降低能耗的收发器设计方案。这些创新也会为业界带来新思路,从而有望提升电子产品性能及降低成本。」

实际上,今年 ISSCC 也会有 ISSCC 框架外创新的特邀文章。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hort-Reach Silicon Photonic Interconnects with Quantum Dot Mode Locked Laser Comb Sources》;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xtreme wave-based metastructures》;莱斯大学的《Toward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rapeutic Neurotechnology》;卡内基梅隆大学的《Liquid Metal–Polymer Composites for Stretchable Circuits, Soft Machines, and Thermal Management》。这里探索很多创新领域,包括神经技术、量子点以及可拉伸电路等前沿交叉领域,这些都有望成为未来研究及产学合作的热点。

在采访中,罗教授提到了一个新趋势: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研究的投稿量有所上升,从投稿的数量来看,今年两者合作文章投稿数大概占三分之一,接收的文章共占 28%。其中方向主要在高端处理器 SoC、高密度存储器,及高效光通信芯片等。比如:三星和韩国多所大学共同发表的文章,国内浙江大学和杭州的万高科技合作的文章《A 14b 98Hz-to-5.9kHz 1.7-to-50.8μW BW/Power Scalable Sensor Interface with a Dynamic Bandgap Reference and an Untrimmed Gain Error of ±0.26% from -40°C to 125°C》,这都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的典型例子;这也能看出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越来越密切。随着投稿数量不断提升,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界在 ISSCC 会议上也会倾向于发表他们最前沿的技术。

占比超过 60%,远东地区百花齐放

今年总共 873 份文章在 ISSCC 投稿,其中远东区占据总数的 60% 以上,并被接收了 148 篇文章。

从数据上看,从 2021 年开始到 2024 年远东区被收录论文数量急速上升。罗文基对于远东区的增长十分看好。他特别提到:「ISSCC 各个技术委员会都有远东区的贡献,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技术委员会都包含了远东区的文章。远东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

在被问及远东区集成电路研究的优势领域时,他表示:「今年在总共 34 个技术会议中,远东地区占比超过 75% 的 session,尤其是高密度存储器、振荡器、显示器技术,以及存内运算这 4 个技术会议中,远东区囊括了所有的文章。」此外,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机器学习加速器及电源转换器等领域也向来是远东区的强项,今年在 ISSCC 上,远东区在以上方向也持续创新,占了大部分的文章。这和远东区产业领先领域基本匹配,也说明科研和产业是紧密相连的。

从 1 篇到 55 篇,中国大陆突飞猛进

ISSCC 2024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加起来总共有 69 篇论文入选,其中中国大陆 55 篇。此外,中国参与 ISSCC 的机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今年的机构数量增长到 19 家。

具体到国内收录篇数,澳门大学收录篇数为 14 篇、清华大学 13 篇、东南大学 6 篇、北京大学 5 篇、中科大 5 篇、南科大 5 篇、电子科大 4 篇、复旦大学 3 篇、浙江大学 2 篇、港中大(深圳)2 篇、中科院微电子所 2 篇、中科院半导体所 1 篇、西安交大 1 篇、华东师范 1 篇、上海交大 1 篇、中山大学 1 篇、北京理工大学 1 篇、同济大学 1 篇、万高科技(杭州)1 篇。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万高科技都是首次在 ISSCC 会议上发表论文。

在谈到近年来中国大陆区在 ISSCC 上表现,罗教授说:「我从 2018 年首次担任 ISSCC 技术委员会成员至今,有幸参与和看到了我国在集成电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突飞猛进。2017 年内地高校只有 1 篇文章被 ISSCC 接收,到今年数量增长至 55 篇。」他特别感慨:「在六年内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同时,我国在所有技术领域中都有文章被接收,尤其在电源管理、无线通信及存储器等领域中都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在集成电路科研的实力和创新,全世界有目共睹。这也证明了我国在同行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另外,基于当前的大环境,他也表示:「我国微电子领域虽然受到不同的限制,但这也是提升集成电路能力的机会,能够从基础层面持续发展自身实力。这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做得好的话,将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根据罗教授的介绍,我们详细梳理了中国区论文发表情况,确实看到了很多新的突破。在高密度存储器和接口方面,南方科技大学的潘权教授团队为中国内地在该 Session(Session 13)实现了论文零的突破;在前瞻技术领域方面,同济大学被收录 1 篇论文,这也是同济大学首次在 ISSCC 上发表论文;在电源管理方面,中科大程林教授团队 5 篇论文入选,创中国大陆单课题组单年入选篇数最高记录等等。

融入大湾区,澳门大学新发展

今年,澳门大学以 14 篇论文入选,蝉联中国区第一。澳门大学在低功耗射频电路、高效电源管理及高速模数转换器等多个领域,多年来都表现比较好。

在谈到澳门大学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罗教授介绍到:澳门大学在 2010 年 11 获国家批准设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一个是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是广东省唯一的微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集成电路研究方面已数度刷新芯片奥林匹克﹙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的世界纪录,并且提出了最先进的无线及数据转换解决方法。罗文基也分享了澳门大学在产学研方面的进展:「一方面,为配合大湾区集成电路的发展,在深圳市福田区建立了澳大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也跟湾区多家企业在多个领域进行了紧密的科研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除了在澳门,我们还在珠海横琴开设了研究基地,力争为我国集成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对话的最后,谈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罗教授表示:「不仅对我国,对全球来说,集成电路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能够高速发展,离不开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同行多年以来的共同努力和其他行业的支持。如何把握下一世代新兴技术,如万物联网、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对集成电路产业带来的机会,将是眼下重要的课题。」

谈及未来,他充满信心:「大家仍需继续努力,突破限制,迎难而上,在集成电路上不断寻求突破创新,把握时机,共同为行业及国家的发展出力!」

附:ISSCC 2024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论文收录情况



关键词: 电路设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