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专题 > 2018年中期的MCU市场状况和展望

2018年中期的MCU市场状况和展望

作者:刘庆时间:2018-06-27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基于销售额的MCU市场仍然会保持不错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全年,MCU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5%,出货量为53亿美元,汽车电子、消费类和工业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作者 / 刘庆 IHS Markit高级分析师(上海 20012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6/382292.htm

摘要:2018年上半年,基于销售额的仍然会保持不错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全年,增长率将达到15%,出货量为53亿美元,汽车电子、消费类和工业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得益于供应紧张和拉长,和一些热点应用的需求增长,2018年上半年来看,基于销售额的(微控制器)仍然会保持不错增长态势。由于成本进一步降低,应用加速落地,平台和配套服务的完善,智能家电、工控中高端以及汽车电子产品仍保持不错的发展。但是一些传统MCU的应用,例如大家电、电表、卡类产品,以及低端的工业控制领域等,由于市场饱和、竞争加剧,或者宏观环境的影响,MCU在这些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出现负增长。

  2018年以来,MCU市场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一些型号产品交期加长,市场出现。这个现象还要持续多久,什么时候能得到缓解?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看MCU这个产品,还要从更长的时间轴和整个半导体市场环境来分析。时间回到2015年和2016年,MCU这两年保持一个低速的增长,新兴市场规模还很小,市场竞争激烈。一些MCU市场的巨头出于谨慎战略考虑,开始收缩自己的产品线,放弃一些低端,低毛利产品。或者通过企业兼并和重组,维持产品的优势,例如Renesas、 NXP、Microship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同样两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出货量只有1%~2% 的增长。一些上游Fab(半导体工厂) 开始控制产能,减少了投入,或者只投入到比较先进的工艺(12英寸 ,28 nm 或者更先进工艺)。整个半导体行业中企业之间的收购和重组也在这几年加速。从2013年到2016年复合增长率36%。

  从2017年开始,情况有些变化,以手机的应用,比如指纹识别、汽车电子、智能家电逐步起量。加上上游原材料的。终端厂家从去库存到积极备货。整个市场开始进入这一波供应紧张的状态,直至现在。这波MCU市场行情的特点如下:1) 中国市场的因数,中国电子市场在经过长期发展、产业链完善、设计和系统整合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都使得新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出时间得到很大加速。比如2017~2018年快速爆发的扭扭车市场、指尖陀螺、智能门锁、无线充电、服务机器人等。2) 不是全线缺货,主要是一些热点市场后面的MCU产品,比如扭扭车、无线充电、智能家电中用到的STM8S、STM32 产品。3) 比12英寸产能更紧张。从成本,设计难度和性能要求来看,当前的0.13μm、0.11μm和90 nm 工艺已经可以满足很多MCU产品需求。

  在需求存在的情况下,产能问题只有依赖更多的投入或者转移。投入方面,华虹、UMC、中芯国际都有增加产线或者提高产能的动作,但是实现量产还需要时间。产能转移,就是把一些上的产品转移到12英寸产品线上,设计公司将面临研发周期、成本匹配和增加投入。通过访谈,很多从业人员都比较同意,产能缓解的问题可能要到2019年,乐观的估计是2018年年底。总体看来,当前市场状态是由于产业调整,但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不同新应用)的作用下导致的,资源的调整和投入将是根本解决方法,这将依赖于上下游解决这个问题的动力和决心。

  对于2018年MCU市场,IHS Markit中性的估计是市场仍然保持不错的增长,全年增长率达到15%。出货量为53亿美元,汽车电子、消费类和工业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一个成功电子产品的重要核心是用户体验包括应用内容、服务支持和产品性能。当前各种无线的推广以及未来5G网络,建立了信息快速、安全到达的通道。大数据、云服务将会极大丰富产品的内容和性能。阿里、百度和华为的云和操作系统的竞争,降低了产品互联互通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也缩短了复杂产品的开发周期。人工智能会使产品的用户体验有大幅度提高,会成为实现应用痛点的杀手锏。当前人工智能在图像和语音识别准确度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程度,使得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家电、安防、工业或者交通产品走向市场成为可能。终端产品智能化也对MCU的性能、速度、安全、多接口、兼容各种协议以及解决设计复杂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相信随着智能产品不断深入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会开拓更广泛的MCU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庆.中国MCU市场观察[J].电子产品世界,2018(3):3-4.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2018年第7期第16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