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安全与国防 > 设计应用 > 植入体内?智能建筑入侵探测“顶层设计”

植入体内?智能建筑入侵探测“顶层设计”

作者:时间:2016-12-23来源:网络收藏

近年来,在监狱推广周界入侵探测装置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不成熟或者不适用的产品被冠以“新技术”、“高科技”等名目推销到监狱,耗费国家大量资金;产生“误报警/扰警”、“漏报警/害警”、“经常性损坏/伤工程商”现象。

但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产品和标准,不一定能完全符合行业应用需求,"邱亮南表示。举例来说,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现行国家标准GB10408.4-2000,对关键性技术指标触发响应时间规定为“40(1±10%)ms”,这相当于人员以高于5m/s的速度通过探测区域时,不触发报警。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在监狱应用不允许装在墙上,只能安装在地面。而任何一个在押服刑人员均能够轻易以超过5m/s的速度跑动,这是常识。

而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现行国家标准GB15407-2010相关条款指标为0.1~10m/s,意味着“缓慢行走”通过探测区域不触发报警。另外,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现行行业标准GA/T1031-2012相关条款指标0.3~3m/s,意味着“大摇大摆慢行”和“快步行走”通过探测区域均不触发报警。同时,上述标准中还存在可导致误报警条款。

为此,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已针对监狱周界预警应用需求,尝试了制定“监狱周界预警应用规范”,目前已经为数个省监狱管理部门引用。所谓“应用规范”,是指纲领性的技术法规,其内容不涉及具体的技术原理、更不针对于具体产品,而是对相关应用需求全面的提炼和归纳,并予以规范性描述的技术法规。而建筑入侵探测应用规范,即是属于顶层设计范畴。

“顶层设计”的一般性要求包括:1)入侵探测装置合法性;2)配置合理性;3)风险等级适配性;4)探测介质安全性;5)环境适应性;6)探测技术的互补与协调配置;7)对技术与协议的开放性;8)功能与配置的融合性;9)使用便利性;10)与风险等级对应的价格体系可承受性;11)入侵探测装置使用年限的规定;12)入侵探测装置不适用条件的规定。

事实上,除了监狱等特殊行业,现在的能建筑也愈来愈多地采用了不同等级的入侵探测技术。例如,社区大门可采用IC卡、RFID识别卡允许具基本权限人员/车辆进入;在较近距离内快速准确对人员/车辆身份认定;或是拒绝不符合者。家庭院门也能使用IC卡、RFID识别卡或是面/眼/指/掌识别、高清摄像机等装置,允许所有具基本权限条件人员/车辆进入;在较近距离内快速准确对人员/车辆身份认定;不符合者不能开门;或是透过自动语音询问,通知相关人员;录像并传输到相关人员;

围墙/围栏/窗/阳台可采用入侵探测装置、现场警灯、标清摄像机,不允许任何人员穿越出入,并对所有越界行为实施快速判定。有越界者,立即触发现场警灯;联动电子地图和视频监控;庭院可采用夜间辅助照明视频能行为分析,允许所有获得基本授权条件人员进入;一旦发现不符合人员便视频锁定跟踪,向指定人员报警。建筑物大门则使用面/眼/指/掌识别/高清摄像机,允许所有基本权限人员进入,并实现较近距离、快速准确身份识别,发现不符时不开大门并向相关人员报警,并可联动视频拍照/录像。

居家环境中,所有的探测技术都能发挥更高的附加价值。例如卧室内可配备搭载模糊行为分析等软件的高阶摄像机、痕量化学分析、相关机械控制联动装置,允许不同权限人员/在不同时间进入;对人员行为/气味/进入时间等综合分析判定;如发现不符立即关闭通道门并向相关人员报警。在卫生间/浴室/客房可采用面/时段(或者其它授权条件)允许不同权限人员/在不同时间进入;如发现不符可立即得知或报警。

在存放高值物品的空间中,可采用面/眼/指/掌识别;搭载行为分析软件的高清摄像机;机械控制装置;喷雾装置等,允许获得特定授权人员进入;一旦发现不符,便可关闭通道门并向相关人员报警。而厨房门则可加装限高入侵探测、现场声光警示装置、后续相关联动处置(燃气及热源关闭等),禁止儿童、宠物进入。

入侵探测装置相当于人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是智能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入侵探测应用需求所涵盖的内容,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远比监狱周界预警应用大的多。完成智能建筑“入侵探测技术”应用需求的构建,应该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