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G11:李东生的新豪赌

G11:李东生的新豪赌

作者:时间:2016-10-11来源:财经国家周刊收藏

  为年内最“提振”行业士气的举措,集团(日前发布公告称,其与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星光电”)联合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共同投资465亿元新建一条第11代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150.htm

  其中,集团与华星光电总计投入299亿元(含贷款)。这不仅与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美的集团(收购库卡公司股份的金额不相上下,更是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金额两倍以上。

  巨资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会改变集团的“利润尴尬”吗?

  TCL集团加码显示技术显然是为了争夺彩电话语权,因为显示技术的升级换代往往伴随着彩电企业霸主的更换。当前彩电行业正处于从液晶显示(LCD)技术向下一代显示技术升级换代之中。

  2009年,意识到“没有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就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与日韩企业一较高下”的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投资建设了华星光电。这也让TCL集团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显示器制造能力的彩电企业。

  华星光电不负所望。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华星光电营收占TCL集团总营收的18.78%,净利润占比则高达92%。2015年这一比例为80.64%。行业机构数据也显示,2016年上半年华星光电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1470万片,居全球第五名。

  此次巨额投资建设的项目是当前全球世代最高、单体投资额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它主要面向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

  中投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员贺在华表示,中国面板长期依赖进口,面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TCL集团此举是试图占领面板制高点,摆脱被动局面。但投建面板高代线同时也存在风险,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资金压力较大。同时,面板技术更新较快,高代线的技术更新易出现滞缓。比如,韩国LG Display的OLED面板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但至今受困于不良率无法显著提升。作为技术风险,项目可能也面临类似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显示屏市场波动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征,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应对周期现象。比如,京东方的净利润就呈现出盈利几年、再亏损几年的周期性波动,扣非净利润的波动周期更为明显。京东方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也从单一显示器业务拓展到向下游客户提供服务。

  TCL集团的财报数据亦显示,2012年华星光电的毛利率为1.90%,处于低水平状态,2015年上涨至16%。2016年上半年毛利润又则下跌至5.05%。但其高位数字仍低于京东方。

  规模还是利润?

  G11项目对于TCL集团的另一层意义,可能就是它能否利用显示器行业扭转TCL集团规模大、利润低的局面。

  笔者梳理发现,TCL集团的业绩在2001年和2004年出现上涨,但在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后的2005年陷入亏损。

  表面上这是因汤姆逊彩电业务的严重亏损拖累,实际还是TCL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水平较低所致。可以佐证的是,2001年及2004年其净利润在0.61%?2.29%,同期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的净利润率在2.41%和5.40%。

  2014年,TCL集团成功跻身中国家电业的“千亿元俱乐部”,净利润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15%,。当时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的净利润是10.27%和7.41%。

  其实从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开始,TCL集团的发展策略一直被认为是“规模为王”。较典型的是TCL集团跨越式的国际扩张。

  除了汤姆逊彩电业务,2004年TCL集团还出资5500万欧元与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持有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一年后,阿尔卡特退出,TCL集团由此获得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然而合资公司仅仅运营7个月就亏损6.6亿元人民币。虽然后来李东生认为这些大手笔国际并购为TCL集团赢得了技术和市场,但业界通常将其作为反面案例。

  2009年后TCL集团营收虽然不断增长,但其净利润率有4年半时间不到2%,仅有三年时间在2.45%。

  根据2016年上半年财报,在营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TCL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2.64%。此前2015年也是在营收微增3.51%的情况下,净利润下降23.7%。

  对于2016年上半年的业绩,TCL集团的解释是: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自2015年起持续下行,导致华星光电盈利同比明显下降;同时,受到海外市场需求低迷以及TCL通讯中国区业务重组的影响,TCL通讯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继续推进“智能+互联网”战略转型及建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双+”转型战略业务上的投入。

  互联网业务是TCL集团又一轮布局的主要战场。比如,2016 年 7 月TCL集团成立的豪客互联网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业务的公司。

  TCL该“瘦身”了吗?

  家电专家刘步尘告诉记者,中国企业经常面临两个困惑,一个是如何做大,一个是如何盈利。如果能同时做大规模又盈利最好,但如果利润和规模只能做好一个,企业老板往往选择做大规模,利润提不上去都没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对记者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强弱决定了企业发展是否长久,判断盈利能力并非只是简单营收堆在一起,“这只是规模”。

  事实上,与加大投入不同,多位受访者认为,当下的TCL集团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地“瘦身”,同时在某些领域“强身”。

  在TCL集团财报所列示的7个主要收入来源的产品业务板块中,多媒体(彩电等)、通讯(手机)、家电集团(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大产品业务盈利能力相对较强。除此之外,比如其销售及物流的毛利率从未超过8%。可以作为比较的是,美的集团的物流业务近四年毛利率在8%?12%间。TCL集团7大主要业务板块之外的B2B、互联网、文化传媒等新兴业务表现也不理想。

  冯鹏程表示,TCL先要裁减既不能贡献较多营业收入规模,又无法提供较高净利润的产品。

  可参照的是,美的集团在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千亿元后,2011年下半年即开始了一轮为期5年的裁员、裁撤产品“瘦身”行动。比如,砍掉电子鞋柜、爆米花机等产品,产品型号则从22000减少至2000多个。结果是,美的集团盈的利能力也持续得到提升。

  本刊记者就上述话题联系TCL集团董事会和李东生本人,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TCL集团不能实施“瘦身”计划,未来的结果可能是不仅彩电业务盈利能力无法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也将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对于TCL集团来说将不是什么好事。



关键词: TCL G11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