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带隙电压基准源的设计与分析

带隙电压基准源的设计与分析

作者:时间:2012-06-29来源:网络收藏

摘要 介绍了源的发展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目前较常用的带隙源电路结构。了一种基于Banba结构的源电路,重点对自启动电路及放大电路部分进行了,得到并了输出与温度的关系。文中对带隙基准源的,可以为基准源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可以为串联型稳压电路、A/D和D/A转化器提供基准电压,也是大多数传感器的稳压供电电源或激励源。
关键词 基准源;Banba结构;带隙基准源;输出电压

基准源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芯片中,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精度。在模/数转换器(ADC)、数/模转换器(DAC)、动态存储器(DRAM)等集成电路设计中,低温度系数、高电源抑制比(PSRR)的基准源设计十分关键。
在集成电路工艺发展早期,基准源主要采用齐纳基准源实现,如图1(a)所示。它利用了齐纳二极管被反向击穿时两端的电压。由于半导体表面的沾污等封装原因,齐纳二极管噪声严重且不稳定。之后人们把齐纳结移动到表面以下,支撑掩埋型齐纳基准源,噪声和稳定性有较大改观,如图1(b)所示。其缺点:首先齐纳二极管正常工作电压在6~8 V,不能应用于低电压电路;并且高精度的齐纳二极管对工艺要求严格、造价相对较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810.htm

a.JPG


1971年,Widlar首次提出带隙基准结构。它利用VBE的正温度系数和△VBE的负温度系数特性,两者相加可得零温度系数。相比齐纳基准源,Widlar型带隙基准源具有更低的输出电压,更小的噪声,更好的稳定性。接下来的1973年和1974年,Kujik和Brokaw分别提出了改进带隙基准结构。新的结构中将运算放大器用于电压钳位,提高了基准输出电压的精度。
以上经典结构奠定了带隙基准理论的基础。文中介绍带隙基准源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Banba结构的带隙基准源,相对于Banba结构,增加了自启动电路模块及放大电路模块,使其可以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并增加其稳定性。

1 带隙基准源工作原理
由于带隙电压基准源能够实现高电源抑制比和低温度系数,是目前各种基准电压源电路中性能最佳的基准源电路。
为得到与温度无关的电压源,其基本思路是将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与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双极晶体管VBE的差值△VBE以不同权重相加,使△VBE的温度系数刚好抵消VBE的温度系数,得到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图2为一个基本的CMOS带隙基准源结构电路。

b.JPG


其中,Vref为输出的基准电压;VBE为图2中Q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R1,R2在电路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分析 设计 基准 电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