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在中国是否如大猩猩般坚固?
众所周知,由于其大猩猩玻璃在智能手机中的广泛应用,康宁这个名字开始逐渐为人所熟知。就在前不久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康宁发布了其第三代大猩猩玻璃和Willow柔性玻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42697.htm最近,康宁公司为在中国最新成立的液晶显示器(LCD)玻璃制造厂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庆典。该工厂是康宁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座TFT-LCD基板玻璃生产厂,同时也是第一座拥有从玻璃熔融、成型到后段加工的完整流程的8.5代液晶面板基板玻璃工厂,主要向包括京东方在内的TFT-LCD厂商供货。
康宁投资了8亿美元来建造这座新厂,在工厂的选址上,康宁将其定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毗邻康宁在北京的LCD面板制造客户,从而能更积极有效地开展项目合作。在其对面就是京东方8.5代线工厂,充分体现了康宁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安杰先生介绍了康宁在中国的情况,并对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展望表示了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康宁新工厂产能有限,主要是给京东方8.5代线做专供的传闻,安杰回应说:“康宁的战略是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康宁也有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地区需求的能力,康宁的生产是非常灵活的。从产能角度来讲,康宁尽力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有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安杰还表示:“未来康宁是否会扩厂或是扩充产能,主要取决于市场是否有需求,客户是否有需求。”
康宁新工厂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作为外企,康宁需要担心的是“中国智造”政策推动下逐渐增多的来自本土厂商的竞争。笔者认为,康宁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在特种玻璃上。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保护玻璃领域,康宁有着毫无疑问的稳固优势,但对于大屏液晶基板这种要求相对较低的玻璃,康宁的技术优势并不一定能够令康宁取得稳固的市场份额。康宁需要担心的是国内厂商在这些领域利用价格优势一点点地迎头赶上,一点点地蚕食掉康宁已经获得的奶酪。
一旦康宁失去了稳固的市场地位,也就意味着液晶面板厂商对康宁的依赖度下降,本土厂商的市场地位上升。到那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优待必然会着重向本土厂商倾斜,这对康宁来说将会是在中国市场的更大挑战。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二期开业庆典剪彩现场
LCD显示屏相关文章:lcd显示屏原理
lcd相关文章:lcd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