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消息,中国和美国正在竞相实现首个电网规模的核聚变能源。尽管美国在这个领域已经领先数十年,但中国正以双倍投入和创纪录的项目加速追赶。核聚变常被称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圣杯”,每公斤燃料所能产生的能量是传统核裂变的四倍,是煤炭燃烧的四百万倍,而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或长期放射性废物。据研究机构Ignition Research预测,如果计划进展顺利,到2050年,核聚变市场的规模至少将达到1万亿美元。然而,核聚变领域目前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教授丹尼斯·怀特(Dennis Whyte)
- 关键字:
人造太阳 电网规模 核聚变能源
- 历经十四年筹备,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装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在法国南部正式开始组装工作,意味着人类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又近了一步。该项目由 35 个国家合作完成,中国提供了磁体馈线、极向场线圈等重要部件。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能用极少量的清洁燃料产生大量能量,被视为解决能源和气候问题的理想方案。接下来,ITER 计划用 4.5 年完成安装,到 2025 年进行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最终验证核聚变商业化应用的可
- 关键字:
人造太阳 核聚变 ITER
- 近年来,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但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没有可能一劳永逸地破解人类能源短缺的困局? 随着核技术日渐成熟,被誉为“人造太阳”和“人类终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或有可能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造福后代子孙。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并生成大量热能用于发电。 近日,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陈张伟和劳长石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3D打印
- 关键字:
核聚变 3D打印 人造太阳
- 日前,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这是记者26日从正在四川乐山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上了解到的。
- 关键字:
“人造太阳” 2020 核聚变
- 日前,超级计算机“π”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上线运行,将支持俗称“人造太阳”的惯性约束核聚变项目等高端科研工 ...
- 关键字:
“人造太阳”
- 2012年12月10日,中国太阳能光热即将20周年之际,一件“大事件”的发生再次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推到了媒体舆论的视野之中,备受关注的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室内太阳模拟器应用及现场展示”研讨会在江苏连云港隆重开幕,世界最先进“人造太阳”室内光热检测实验室落户太阳雨连云港基地。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利用专委会主办,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参会的行业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中
- 关键字:
日出东方 太阳能 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人造太阳!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人造太阳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人造太阳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