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WiMax功率放大器的参数测试往往要求信号源和频谱仪构成不同的配置,这些测试常常是耗时而费力的。对此,R&S 公司提供了一款在外部PC上运行的测试程序DemoMeas_WiMax,与信号源和频谱仪一起,实现WiMax功放所有参数的自动化测试。
关键词: IEEE 802.16;功率放大器;自动化测试;WiMax
WiMax简介
WiMax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微波接入全球互通)是基于IEE
- 关键字:
测试 测量 0711_A 杂志_专题 IEEE 802.16 功率放大器 自动化测试 WiMax 模拟IC
- 市场调查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公布最新报告称,全球WiMAX市场正在迅速升温,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固定和移动WiMAX设备的销售收入增长了6%达到2.06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了14%。
调查公司表示,受到新的固定和移动WiMAX网络展示的推动,三季度全球固定和移动 WiMAX设备的发货量增长了16%,接入网络服务的网关的发货量比上季度增长了36%;这些网关用于集中移动WiMAX 基站的数据流量。报告显示全球WiMAX的部署将进一步扩展。
除了美国的Sprint-Ne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IMT-2000 3G 无线网络
- 11月21日,国际电联2007年无线电大会在日内瓦圆满结束,WiMAX与TD-SCDMA(以下简称TD)的频段之争在2007年也终于告一段落。虽然WiMAX已经获许使用TDD频段,而大会也将2.3GHz~2.4GHz频段分配给IMT使用,但其最后能否取得商用还有待探讨。面对WiMAX成为3G标准,通信业界一时间议论纷纷。 从负面来看,WiMAX积极申请加入3G家族成为3G标准之一,显然是要争夺未来全球的3G市场,因而遭到爱立信、高通和TD产业联盟三方强力反对,这三个反对者分别代表了WCDMA、CDM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WiMAX 无线 通信
- 通过对现有的主流技术 Wi-Fi和 WiMAX在宽带无线接入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其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得出Wi-Fi与WiMAX相互配合成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方案。
- 关键字:
对比 分析 方面 无线接入 WiMAX 宽带 Wi-Fi
- 日前,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宣布与电子及光学部件系统供应商灏讯(HUBER+SUHNER)集团签署许可协议,成为其ODC光纤连接器线缆组件的主要供应商。
在当前中国市场,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3G商用实验网、高速局域网和光接入网等市场出现了持续升温,光纤连接器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正迅速走向普及。特别是在3G、4G以及WiMax分布式基站和光纤拉远技术等应用中,ODC光纤连接器线缆组件正迅速成为标准化的连接器接口。
根据协议,泰科电子将在全球拓展ODC连接器品牌,并向全球客户提供完全一致的高品
- 关键字:
连接器 通信 泰科电子 光纤 Tyco 灏讯 3G 4G WiMax ODC 连接器
- 香港有望成为无线之城。
11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电讯盈科旗下子公司PCCW-HKT Network Services Ltd在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地区的Wi-Fi招标中全部中标,成为香港该项目的唯一中标者。
根据合约,电讯盈科须在香港包括大型公园、文娱中心、公共图书馆和政府大楼在内的350个政府指定场地提供Wi-Fi无线上网设施及宽频上网服务。据了解,该项目的服务合约为期5年,分两阶段完成,届时将新建成3000个Wi-Fi无线上网热点,投资规模超过1亿港元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香港 Wi-Fi WiMAX 移动通信
- 电子产品世界,为电子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子产品信息和行业解决方案,是电子工程师的技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是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历史,是电子工程师的网络家园
- 关键字:
Mac WiMAX
- 10月20日,WiMax被正式批准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成为3G标准中IMT-2000家族的一名正式成员,这无疑给WiMAX阵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意味着在ITU先进4G项目中,WiMax将具备全面的参与资格。
ITU-R作为“传统电信联合国”,与从“IT新兴王国”走出来的WiMAX技术之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良性互动,主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1,虽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结论,但持负面意见的只是少数,可能只占ITU成员总数的1%左右;2,新技术接口对现有的IMT-2000无线接口家族进行了有效的补
- 关键字:
3G WiMax 移动通信
-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迫切要求终端设备能够实现自由移动。但传统的接入技术难以同时满足宽带和移动两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此业界开发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这种技术以其低廉的成本、高的传输速率和方便、快捷、灵活的接入方式,受到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 WiMAX和McWiLL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可为用户提供高速上网、视频点播、 VoIP、在线游戏以及移动办公等多种业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业务需求,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
- 关键字:
WiMAX McWiLL 无线 通信 3G 无线 通信
- “中兴和华为关注和发展WiMAX,也主要是为了海外市场。”胡铁军说
不过,仅华为和中兴两个企业在WiMAX上的发展无法解决中国未来在WiMAX专利上的不足,也难以形成中国的WiMAX产业链
国际电信联盟(ITU)上月宣布WiMAX正式成为国际3G标准之后,WiMAX和TD-SCDMA如何相处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日前,WiMAX论坛亚洲主席胡铁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对无线宽带接入的需求非常旺盛,WiMAX和TD在语音和数据业务方面互补,二者相融合将是1+1=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中兴 华为 WiMAX 移动通信
-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iSuppli 最新的专题报告指出,WiMAX给像中兴通讯这样的中国供应商提供了最好的超越机会。凭借与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 Nextel以及新加坡的MTO运营商等重量级的协议,iSuppli认为,中兴通讯在全球WiMAX设备市场已经进入领先地位。
2007年3月,Sprint公布了三个WiMAX终端厂家入选,其中中兴通讯是最大的赢家。中兴通讯入选的终端包括:家庭用WiMAX Modem,以及Express接口和USB接口的PC数据卡。
2007年7月,中兴通讯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中兴 网络 移动通信
- 11月16日国际报道 GSM协会CEO洛勃周二表示,他们通过投票表决支持LTE作为继HSPA之后的手机宽带标准。
这次投票表决表明,GSM运营商在支持LTE方面结成了统一战线。LTE在与高通的UMB、计算机产业支持的WiMax竞争新一代手机宽带技术的地位。
LTE的数据传输速度是HSPA的数倍,将有助于刺激通过手机网络的下载活动。日本的NTT DoCoMo可能成为首家大规模采用这一技术的手机运营商。
在GSM协会的亚洲手机大会上发言时,洛勃公布了GSM协会对LTE的支持,并呼吁国际电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GSM LTE宽带 WiMax 无线网络
- 来华庆祝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20周年的爱立信全球CEO思文凯对WiMAX发表了看法,他认为,WiMAX在未来世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部分设备商看好WiMAX是因为他们之前错过了WCDMA和HSPA的良好机遇。
WiMAX上个月通过ITU的审核,成为3G标准,对此,思文凯说,这个结果实际是预料中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应该说几乎和WCDMA或者是HSPA是处于不相上下这样一个地位。但是,即使是爱立信对于Wimax的成长机会的估计是,仍认为Wimax在未来的世界所扮演的角色或者所占据的市场应该不会很大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爱立信 WiMAX 3G
- WiMAX能在韩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搅起一股旋风,但在中国市场上,它只能默默地接受一个冰冷的现实——只开花,不结果。
WiMAX自2001年开始进入中国,经紧锣密鼓的宣传攻关,连续2年特意将高规格的“WiMAX全球峰会”放在北京召开,但是它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尝试仍然难见成效。其中除频率资源、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等一系列问题外,最主要的是运营商的冷淡和观望。
2007年9月10日,借在华召开“第3届全球WiMAX高峰会议”的时机,全球WiMAX论坛发起了今年以来游说中国产业界的最大攻势
- 关键字:
WiMAX 移动通信
- 尽管国内3G试点一直未曾间断,但牌照迟迟未能发放使得运营商和厂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市场,WiMAX便是他们的选择之一。知情人士透露,用来无线上网的WiMAX已经在广东悄悄投入运营。此前,美国运营商Sprint宣布,投资30亿美元建WiMAX网络,并将其称之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Sprint表示,WiMAX网络将于明年开通,其用户数将在2008年达到1亿。
阵营不断加大 WiMAX启动全球商业部署
在近日召开的2006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WiMAX论坛亚太区总监胡铁军教授表示,目前WiMAX
- 关键字:
WiMAX 电信厂商 移动通信
wimax-technology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wimax-technology!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wimax-technology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wimax-technology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