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政府对电子标签标准化的支持、电子标签芯片及相关设备的降价,中国RFID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 商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 RFID为何物?它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或叫产品电子身份证。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
关键字:
RFID 奥运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RF IF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成熟,半导体市场很多领域的重心都从基础设施/局端转向用户端,访问控制(Accesscontrol)市场也是如此。访问控制市场的热点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门禁、考勤、楼宇对讲、保险箱柜等,而是围绕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产品、智能身份证、电子银行卡、电子护照等应用。在这一股新的发展浪潮中,生物识别和NFC/RFID是两项关键驱动技术。 随着
关键字:
指纹识别 NFC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RFID RF IF
摘 要: 据统计,2006年,台湾RFID产业直接产值为12.3亿新台币;2007年度,台湾RFID产业直接产值增长到20.45亿新台币(折合4.5亿人民币);其增长部分为台湾岛内消化,外销市场总额度未变。从总体上看,台湾RFID产业正在成长,政府由公领域应用带动整体产业发展的目标不会变。RFID公领域应用推动办公室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公共利益为主,利用RFID应用改善民生,发挥带头示范效应;由此可带动和扶植RFID产业发展。 在我国
关键字:
台湾 RFID 发展 问题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模拟IC 电源
2007年12月26日,2007中国RFID行业年度评选正式启动。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RFID产业联盟和RFID世界网联合主办,由粤港RFID联盟、上海RFID联盟等RFID各省机构协办,将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评选出“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成功应用”、“2007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年度事件”和“2007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年度新产品”四项结果。 参选的企业、产品、事件、案例 正式参选的企业共37家,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优秀R
关键字:
2007 RFID 评选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RF IF
为了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可信计算平台的接入,我们在可信网络连接使用的协议标准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分组密码CBC 工作模式、ECB 工作模式对消息传送提供加密,并且以ECC 来加强公开密钥交换所使用的RSA 机制。提出使用分组密码算法的认证模式作为身份标识的方案。通过分组密码在不同运算模式的作用下,无线射频识别由随机数生成、身份认证等模块接入可信计算平台。
1. 引言
可信计算平台[1-3](Trusted Computing Module, TCM)通常包括:可信计算构架、移动计算、服务器
关键字:
ECC RFID 无线射频 RF IF
本文以采用磁耦合和CMOS工艺的RFID产品为例,简要介绍了此类芯片的构成,在列举各种破坏性/非破坏性攻击手段的基础上,从软/硬件角度分析现有的各种安全措施如何在设计阶段应对这些攻击,或使攻击变得难以实施,以及如何避免不良的设计。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由于采用了各种复杂的认证算法、密钥等来保护数据免受未获授权使用,IC卡具有磁卡无法比拟的安全
关键字:
RFID 芯片 攻击 技术 安全 RF IF
RFID/NFC:与手机结合的“杀手级应用”
RIFD(射频识别)与电信业的结合已经缔造出一个“杀手级应用”。在今年通信展上,记者在中国移动展区就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比如使用“移动票务”模拟系统在网上订购一张大众影城的电影票,就可以将手机靠近RFID读写器,随着“嘀”的一声响,付费即可完成,一张打印好的电子门票被送到人们的手中,和公交车“一卡通”的原理类似。此外,据说中国联通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小额支付技术从去年年底试验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即将开始运行。
其实RFID早在日本就已经普及了,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手机 高清显示屏 RFID/NFC 无线 通信
让RFID人满怀期待的2007年即将过去了,回首过去,我们满怀梦想,披荆斩棘,令人欣慰的是中国RFID行业在多个方面已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国家主管部门专门为UHFRFID应用规划的频段已获得颁布,RFID技术已在多个重要行业成功获得了实施应用,国内第一家纯RFID概念公司远望谷成功上市。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东莞、佛山、沈阳、山东等城市也已开始规划建立RFID基地,以产业园的形式更好地带动各地的RFID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政策和应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入RFID领域,据统计,过去一年
关键字:
RFID RF IF
1 引 言
酒类产品利润高,是造假者伪造的常选目标。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常以提高防伪技术的先进性来加大仿制的难度,但始终不能杜绝假货,很多厂家对此无能为力。现在使用的防伪技术存在2个问题:
(1)虽然防伪标签制作工艺复杂,但标签贴装工艺简单,只要造假者通过一定途径获得标签(通过标签生产厂商、回收等),造假就容易被他们掌握;
(2)标签可识别性较差,防伪标签的辨别过于复杂,普通消费者常不能判断标签的真伪。
利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y Identificat
关键字:
RFID 射频识别 EPC RF IF
1. 消费者将在一些常见的应用模式(如体育、玩具和食品安全)看到更多创新、实用的RFID应用
在2007年,RFID行业齐心协力向供应链之外的其他领域努力发展 RFID应用,为消费者带提供更多的 RFID技术所能带来利益。体育界、医疗业、玩具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纷纷采用 RFID技术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如体育赛事的门票验证,其中 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赛事也采用 RFID电子门票;马拉松赛事采用 RFID记时器确保参赛者比赛成绩的准确性。对于受污染的食品和不安全的玩具,RFID能快速追踪这些
关键字:
RFID GPS 感应器 RF IF
Intermec与中远物流的合作背景是怎样的?
中远物流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作为40年来始终不渝地为物流运输企业提供前端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Intermec和中远物流之间存在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作为中远集团内部为中远集团提供IT服务的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Intermec在中国的金牌代理,是Intermec在国内推广条码及RFID等实时自动数据采集技术应用的中坚力量。
Intermec是如何为中远物流部署RFID解决方案的?怎样实现在仓储管理全流程中运用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RFID 中远物流 数据采集 RF IF
日立数据系统公司公布了其对2008年存储行业的十大预测与观点,其中控制碳排放量被认为是继虚拟化之后冲击市场的最热门、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在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 Hu Yoshida的博客中,提出的2008年存储行业十大趋势预测分别是:
1.绿色存储:控制碳排放量
随着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日益增加,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政府会围绕碳排放量颁布相应的法规和法律。主要企业也会制定目标,减少碳排放量。发电是碳排放产生的一个主要来源,而企业计算能力、网络带宽和存储容量的不断增长对数据中心的能耗和冷却能力提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日立 传感器 RFID 存储器
摘要:为了满足现有和新兴RFID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以MSC121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高频RFID接收系统。介绍了MSC1211单片机的特点与性能,阐述了RFID接收系统基带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了接收器的程序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RFID; MSC1211; 滤波; 放大器
1引言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
关键字:
RFID MSC1211 滤波 放大器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国内在RFID中间件和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依托国家863计划“无线射频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发了RFID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架构软件和血液、食品、药品可追溯管理中间件; 华中科技大学开发了支持多通信平台的RFID中间件产品Smarti;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面向商业物流的数据管理与集成中间件平台。此外,国内产品还包括东方励格公司的LYNKO-ALE中间件,清华同方的ezRFID中间件,ezONE ezFramework基础应用套件等。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中间件技术和产品还很薄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RFID 软件 RF IF
国内外市场齐增长
RFID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已得到全球业界的高度重视。2006年,全球RFID单品标签的应用发展超过了大多数人预期的"单品标签量将达到2亿枚"。从2007年起,RFID单品应用是世界上最大的RFID市场。2016年,预计应用在单品上标签的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相关RFID系统市场价值将达到260亿美元。据预测,2009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从2004年3亿美元增至28亿美元。到2016年,全球邮政速递领域使用包括标签在内的RFID系统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0亿美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RFID 信息技术 无线 通信
uhf rfi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hf rfi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hf rfi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hf rfi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