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通过近10年的努力,TD-SCDMA已从一项技术上升为一项国际标准,然后再形成一个产业链。
2006年,它必然成为我国部署3G网络的主角。根据业界的预测:到2008年,我国将会在大城市建成上亿用户的3G网络;到2010年,将有2亿以上的3G用户。那时,我国的3G时代才真正到来。
在认识3G的3项主流国际标准,即cdma2000、WCDMA和TD-SCDMA时,一
关键字:
TD-SCDMA 无线传输技术 移动通信
TD-SCDMA移动通信标准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集团)在
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第三代移动通
信系统标准。这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
信标准,它的出现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TD-SCDMA标准公开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
的反响,得到西门子等许多著名公司的重视和支持。1999年月11月在芬兰赫尔辛
基召开
关键字:
TD-SCDMA 技术原理 移动通信
TD-SCDMA的技术演进环境
TD-SCDMA是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上的垄断地位,使得我国有望在全球高科技战略领域首次从产业链的最高端切入,参与全球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合作与竞争。TD-SCDMA的知识产权效应和已经完备的产业链,使其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典范,也使中国成为三大国际标准的产业群基地之一。以大唐人为代表的TD产业链群体表现出的民族脊梁精神,在TD-SCDMA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中得
关键字:
TD-SCDMA 演进 移动通信
TD-SCDMA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 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该方案的主要技术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
关键字:
TD-SCDMA 无线网络
针对无线设备生产测试领域,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ohde & Schwarz,简称R&S公司)最新推出的非信令测试仪CMW500能提供极高的测试速度、精度和测试能力。它的频率可高达6GHz,中频带宽分别为分析仪:40MHz和信号源:70MHz。在设计该仪器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使得用户能以最低的测试费用获得最高的投资保障。
R&S CMW500单台测试仪集成了强大的射频分析仪和信号源以及全新的测试理念,这确保了最高的测试性能,最小的体积和相当低的功耗。
关键字:
测试 测量 R&S TD-SCDMA 测试仪 测量工具
全国十个TD城市的预商用测试将进一步加快,全力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
昨日,广东3G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黄观辉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中国移动昨天部署了TD-SCDMA测试网的七省八市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全网TD测试,此次测试将涉及2G业务共52项300多个业务,重点锁定在与2G的兼容测试。
黄观辉估计,此次TD测试会在全国十个城市展开全网测试,河北保定和山东青岛的TD网络分别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承建,基于管辖权,中国移动可能会跟后者协调,使保定和青岛也加入到此次测试中来。
昨天在澳门举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中移动 TD 2G 通信基础
综合国外媒体报道及信产部相关消息,正在举行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已开始讨论WiMAX的分配频段,WiMAX与TD频段争夺战开始。我国已被任命为2.3GHz~2.4GHz频段起草组主席,暂时获得有利地位。
WiMAX侯选7个频段
此前的10月20日,WiMAX被正式批准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第四个3G标准。由于WiMAX有可能占用此前中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频段,因此,WiMAX到底使用何种频段备受关注。
据悉,目前正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TD 3G 移动通信
信产部已经组织包括大唐、中兴、普天、鼎桥等在内的多家系统设备厂商,在北京怀柔进行了新一轮国产3G设备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语音电话、可视电话等3G时代涉及的业务,而测试重点为HSDPA高速下载,以便为运营商未来的3G建网做准备。 测试结果表明,目前国产3G已经可以实现高达2.8M的无线下载速率,这一数字较此前的384K提升近7倍,并超过目前普遍的AD-SL宽带上网速率,预计有望在2008年实现正式商用。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HSDPA 通信基础
“三年之内,没有人可以提供TD-SCDMA手机全面解决(Turn-key)方案。根据中兴的经历,如果一个手机厂商要进入TD-SCDMA领域,至少要准备500人以上的开发队伍。现在很多人觉得做TD手机,依靠芯片平台厂商就够了,拿OEM讲故事,这样会害了TD产业”。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TD-SCDMA产品线总经理罗忠生博士表示。在日前举行的“2007年展讯技术论坛”圆桌会议上,多位手机业界专家就TD-SCDMA手机芯片和终端厂商的合作模式,进行了精彩的辩论。 &n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手机 芯片 手机
尽管原计划10月份开始的中移动的TD终端招标被延迟到11月底,但这丝毫抵挡不住厂商的热情。今年国际通信展上数百款TD手机的集体亮相,“手机电视”、“双模双待”、“智能”等关键应用,也表明TD终端打破了所谓的TD商用“软肋”,进入成熟阶段。
在夏新与波导全年预亏之后,现在讨论国产手机还有多少市场份额已经不现实。而根据信产部颁布的双模标准以及中移动对于TD终端提出的五大要求也充分表明,双模甚至是多模将成为未来手机市场新游戏规则,中国3G手机既定的市场格局可能面临洗牌。
群雄逐鹿
“一定能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手机 双模 手机
信息技术的革新给我国的TD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机遇,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实现TD的商用和国际化成为我国3G发展的当务之急,关于WiMAX的新闻近期骤然升温。先是国际电信联盟 ITU 正式接纳无线宽带技术WiMAX为3G标准,WiMAX成为第四个全球3G标准。紧接着,WiMAX又直接跟TD发生频率冲突等问题,双方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早在2007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谈到3G和WiMAX之间的关系时,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就表示,蜂窝移动通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无线通信的主导产业,W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3G WiMAX 移动通信
联发科技大中华区总经理喻铭铎在做客“TD-SCDMA 厂商高层系列访谈”时表示,联发科在中国的2G市场份额很大,为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提供手机芯片是联发科的奋斗目标之一。
联发科摘“黑芯”帽
联发科近年来在中国手机芯片市场崛起非常快,联发科为手机厂商提供芯片组中所有的芯片,其芯片价格远低于同行。这种几乎不需要手机厂商动丝毫脑子的全解决方案,使得其在中低端多媒体手机市场大获成功。但是,与此同时,联发科也被指责推动了大陆“黑手机”的泛滥。目前,普遍认为,“黑手机”占据了手机市场1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无线 通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强调创新,从国家经济与企业发展层面来理解,就是要进一步打造与加强“软实力”。国家软实力,是指拥有具有国家民族认同的技术与创新;企业软实力,包括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品牌等。拥有软实力的国家,可以畅言大国崛起;拥有软实力的企业,可以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并制定游戏规则,主导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企业大多缺乏软实力。所以,我国通信产业的TD-SC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电信 CDMA 移动通信
IDT™ 公司(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NASDAQ: IDTI)宣布,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选择集成了 LA-1 接口的 IDT 网络搜索引擎(NSE),用于大唐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该产品现已开始交付。大唐移动无线网络控制器将应用于第三代(3G)TD-SCDMA 网络解决方案,由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进行部署,作为中国移动第三代(3G)TD-SCDMA 试验网络扩展计划的一部分。
IDT 网络搜索引擎及 IDT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IDT TD-SCDMA 3GPP 消费电子
“2007年(第16届)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确定的三大主题(3G、增值业务、奥运)引起业界的联想,运营商、设备制造厂商、SP、CP围绕着这三大主题将如何策划,展示哪些内容呢?
3G:好戏开锣
3G,几年来一直是通信展的热点。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中国香港,在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展台上,3G始终占据着最显著的位置,“2007年(第16届)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也不例外,这一次,3G再一次成为展会的三大主题之一。
今年恰值中国步入3G国际活动10周年,这10年是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奥运 TD 移动通信
td-scdma系统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d-scdma系统!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d-scdma系统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d-scdma系统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