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联通刚刚开通网络的时候,同步发售的只有三款,分别来自三星、LG和摩托罗拉,此后便迎来了一段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包括三星、LG、摩托罗拉、以及很多国产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CDMA手机,全面进驻高中低端市场,不过好景不长,CDMA很快便不敌GSM而变为市场上的二线角色,只剩三星、LG、酷派的一些双模高端手机维持局面,甚至联通也回头开始发展GSM业务,包括GPRS和EDGE等。在CDMA大起大落的这几年内,诺基亚只是充当了一个配角,甚至是昙花一现的角色,贵为全球手机行业的老大,为什么对CDMA如此冷漠?
- 关键字:
诺基亚 CDMA
- 没有,会伤害中国消费者和整个中国移动通信业,3G的路不但要走,还要认真的走。
当3G在中国越来越明朗的时候,未来技术的演进也基本敲定,大一统的局面成为了3G技术赛跑的终点,这场比赛也越来越值得期待。
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在3G中国上马之际,对这场比赛进行了剖析,虽然LTE已然跃上技术路线图,但3G依然是跳不过的技术。
3G的路必须认真走
LTE已经成为了中国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的选择,在3G还没有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是不是3G的道路可以简单走下过场,直接奔向4G了呢?
孟樸直
- 关键字:
3G LTE 高通 CDMA
- 2008,TD-SCDMA走过整整十年。这一年,围绕TD-SCDMA而生的中国3G格局、“非对称管制”、产业成熟度、TD-LTE等话题,时刻牵动海内外电信业及投资界的关注。9月,我应国际投资银行的邀请,远赴美国纽约、旧金山,以及香港,继2007年4月及12月TD技术论坛首次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向海外宣讲TD-SCDMA之后,再次向海外介绍TD-SCDMA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前景,发挥论坛在海外宣传的桥梁作用。
中国移动在3G时代将继续领跑
5月2
- 关键字:
TD-SCDMA 3G GSM LTE
- 高科技领域的“战争”逃不过“标准”,而如何经营标准仍然是中国产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以TD-SCDMA为首的中国标准在国际舞台上虽然取得了一席之地,但产业化的艰辛却让中国企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而相同的难题出现在手机电视领域的CMMB、数字电视领域的AVS等各类标准面前。
有投入有产出,却看不见市场在哪里的企业在中国标准面前,彷徨着,寻找生的出路。
2003年5月,无线网络技术标准WAPI成为国家标准;2006年1月,国内音、视
- 关键字:
TD 3G 展讯 CMMB
-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京明确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发放牌照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和相关部委研究落实3G牌照发放以及配套改革措施,条件成熟以后将实施。
与此同时,奚国华对无线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
首先,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要深刻认清当前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中央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被赋予了新
- 关键字:
3G TD
- 有消息人士透露,28座城市分别由哪些厂商来建设已经有了最终说法。据悉,中兴、大唐等厂商获得建网的城市与他们的中标份额表现类似。 TD二期28座城市的招标结果于本月中旬尘埃落定。有消息人士透露,28座城市分别由哪些厂商来建设已经有了最终说法。据悉,中兴、大唐等厂商获得建网的城市与他们的中标份额表现类似。
据该消息人士透露,大唐、中兴在长三角地区表现不错,大唐甚至还单独城建了南京这座城市的TD网络建设。然而,企业对此却是讳莫如深。大唐和中兴均对斩获城市的情况不予评论。“还在等待中国移
- 关键字:
TD 中兴 大唐 中国移动
- 雷震洲:选择对中电信运营CDMA更具正面影响
据报道,美国知名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表示,为应对因全球经济低迷而导致手机需求量下滑的不利局面,将停止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超级移动宽带 ”项目的开发,同时不会采取大规模裁员措施。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在年度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在停止UMB开发后,公司将专注于LTE长期演进技术 的开发,原因是该技术已得到美国Verizon等运营商的支持。
高通此举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媒体认为高通的转变有利于运营商
- 关键字:
LTE 3G CDMA 手机芯片 高通
- 当全球手机巨头诺基亚高调宣布将在中国发布支持TD-SCDMA(以下简称TD)的智能手机时,人们又一次确认了这个道理—对一家商业公司来说,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标准,利益才是唯一的立场。
11月19日,在中国澳门举行的亚洲移动通信大会(GSMA)上,诺基亚(中国)投资公司总裁赵科林与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同时亮相。双方宣布将在2009年底推出采用诺基亚S60操作系统的TD手机。这是诺基亚第一次公开发布其针对TD标准的产品计划,可是TD成为一种国际3G标准已经8年半。
TD与CDMA200
- 关键字:
TD
- 在TD-SCDMA(后称TD)一期网络建设中,为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中国移动已完成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秦皇岛等8个城市TD试验网的HSDPA升级工作。升级至HSDPA后,国产3G手机可以把下行数据业务速率提高到2.8Mbit/s以上。7月份,大唐移动正式向上海、广州两地移动公司提交现网HSDPA功能升级测试报告,其在上海和广州两地TD试验网的HSDPA功能升级测试工作宣告完成。中国普天则成功完成了其承建的天津、秦皇岛两地TD网络的HSDPA全网升级。
为了对一期几个
- 关键字:
TD
- 即将过去的秋季似乎是又一丰收季。10月,大唐移动率先在国内进行-LTE业务演示发布,爱立信则在国外的LTE网络现场中实现了超过100Mbit/s的数据速率。11月,摩托罗拉在其LTE无线实验网和LTEeNode-B平台上,通过LTE原型终端设备实现了在700MHz频段的LTE空中接口数据通话;紧接着,高通更是宣布放弃了其对UMB的商业化开发,明确专注于LTE和LTE-Advanced等的开发。频繁的行动,似乎昭示了LTE的步伐加快。
TD-LTE12月冻结
“今年12月,TD-
- 关键字:
TD-LTE 金融风暴 运营商
- 摘要目前,国际上针对B3G(IMT-Advanced)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简要介绍了国际B3G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对B3G的新频谱特性、物理层以及网络层的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笔者对未来无线通信发展趋势的观点。
1、国际B3G研究工作进展
B3G技术的研究从20世纪末3G技术完成标准化之时就开始了。2006年,ITU-R正式将B3G技术命名为IMT-Advanced技术(3G技术名为IMT-2000)。根据原定的工
- 关键字:
宽带 天线 CDMA 联合检测 基站 MIMO
-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上周,全球CDMA技术领导者高通宣布,为应对全球经济低迷所导致的手机需求量下滑局面,它将停止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UMB项目的研发,转而专注于长期演进技术LTE的开发。
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诱发了全球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全球手机终端市场疲软,进而促使高通决定放弃未形成产业链规模效应的UMB技术;而事实是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合作和共享精神是UMB技术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UMB作为高通主导的后3G时代的演进技术,目前还未得到任何运营商的支持,而从产业链角度来
- 关键字:
金融危机 CDMA UMB 高通
- “即使发展到3G,手机网络仍属于‘窄带’,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移动信息体验。”内部人士认为,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1兆,一般速率为2兆,大大超出目前普通家用型有线宽带。
为众人瞩目的WiFi手机并未通过政策大考。
“不检测、不认证、不许可”,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在严厉的政策面前,电信何时实现手机终端的“+Wifi”,依然存疑。
“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没有障碍,正在等待政府最终决定。
- 关键字:
WAPI CDMA 手机 中国电信
- 11月1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中兴通讯周二称,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流动通讯(3G)制式--TD-SCDMA(下称"TD)服务,可于明年在海外市场推出,而公司将受惠中国进入3G年代,未见环球金融风暴对公司的业务带来影响。
"明年将会听到(TD服务在海外推出)公布。"中兴通讯TD产品国际市场总监梁明在澳门出席一电讯业大会间隙接受路透专访时说。他表示,首个海外推出国产TD制式的地点,将是亚洲或非洲等中移动具影响力,并拥有可观的人口及发展潜力的国家。
中国移动母近年
- 关键字:
中兴通讯 TD
- “世界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对于一直试图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中芯国际(HK.0981;NYSE:SMI),好莱坞剧作家比利·怀尔德的这句话也许是其当下心情的最真实写照。
11月10日,中芯国际宣布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控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大唐控股以1.72亿美金收购中芯国际增发的16.6%股权,从而取代上海实业集团,成为中芯国际最大股东。上海实业则以8.29%持股权退居第二。
这一公告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TD
td-cdma介绍
移动通信标准的简写
TD-CDMA (3G标准之一)TD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