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一行业知名人士要用stm32来开发一个产品,准备将这个产品的开发的过程记录下来。
手里有与一个某宝上淘来的stm32开发板,控制器IC的型号为stm32f103vet6 ,由于ST公司推出的产品众多,
而且每个产品的名字都比较长,不是很容易记忆,作为开发者也没有必要去记住每个型号的特征。
所以我去ST的官网上查询到以下的信息。
显然 根据名字,我们的产品的主控制器型号就是stm32F1系列中一个。
当然,有F1系列,当然就有F0系列,F2系
- 关键字:
stm32 开发板
- Linux对于开发者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为开发者来说应该不陌生,通常我们在Windows下开发stm32很方便,有非常多的工具,IDE等支持,同样是操作系统,Linux开发STM32也一点不会差。
Linux下开发stm32也有很多方法:
1.使用makefile
2.使用eclipse
3.使用stm32cubemx+sw4stm32
4....
有大神使用第一种,本人对makefile一知半解,拿不出手。第二种,windows下可以使用eclipse开发
- 关键字:
Linux stm32
- 说到STM32的FLSAH,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用来装程序的,实际上,STM32的片内FLASH不仅用来装程序,还用来装芯片配置、芯片ID、自举程序等等。当然, FLASH还可以用来装数据。
自己收集了一些资料,现将这些资料总结了一下,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调到后面看怎么操作就可以了。
FLASH分类
根据用途,STM32片内的FLASH分成两部分:主存储块、信息块。 主存储块用于存储程序,我们写的程序一般存储在这里。 信息块又分成两部分:系统存储器、选项字节。 系统存储器存储用于存放在系统存
- 关键字:
STM32 存储器
- 1 STM32的输入输出管脚有下面8种可能的配置:(4输入+2输出+2复用输出)
①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② 带上拉输入_IPU
③ 带下拉输入_IPD
④ 模拟输入_AIN
⑤ 开漏输出_OUT_OD
⑥ 推挽输出_OUT_PP
⑦ 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⑧ 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
1.1 I/O口的输出模式下,有3种输出速度可选(2MHz、10MHz和50MHz),这个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而不是输出
- 关键字:
STM32 GPIO
- 一、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为HSI、HSE、LSI、LSE、PLL。
①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②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4MHz~16MHz。
③LSI是低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40kHz。
④LSE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32.768kHz的石英晶体。
⑤PLL为锁相环倍频输出,其时钟输入源可选择为HSI/2、HSE或者HSE/2。倍频可选择为2~16倍,但是其输出频率最大不得
- 关键字:
STM32 时钟配置
- 一、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个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决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二、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
- 关键字:
STM32 GPIO
- 市场上涌现各种价格亲民的经济型微控制器,助力新一代开发者创造令人兴奋的新型嵌入式应用。如今的开发工具非常好用,软硬件均呈现模块化趋势,插接安装简单容易,使得产品设计评估和原型开发周期大幅缩短。STM32开放式开发环境是业内独一无二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堆叠式插接电路板集成各种模块化硬件,同时模块化软件覆盖从驱动程序到应用层的全部软件,帮助设计人员将创意快速变成产品原型,顺利转化成最终设计。
STM32开放式开发环境是什么?
STM32开放式开发环境 是意法半导体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原型设计开发环境
- 关键字:
STM32 MEMS
- 一、Cortex-M3支持最大4GB的存储空间,其地址映射关系如下图
二、存储器映射实例:256KB Flash 48KB SRAM
IROM1为片上程序存储器,即片上集成的Flash存储器,对该处理器Flash大小为256KB,即0x40000
IRAM1为片上数据存储器,即片上集成的SRAM存储器,对该处理器Flash大小为48KB,即0xC000
片上SRAM的起始地址是0x2000000
- 关键字:
STM32 存储
- 在其他单位见到一位工程师,从事了上位软件开发很多年。近几年开始做电子产品的软件。刚刚开发完一款通讯产品。平台是stm32。其作品完整的体现了其在编程方面的深厚功底。观之使人汗颜!我们可以欣赏几行。 if (MC52I_SetUsart(USART1_Recv,USART1_Send)==MC52I_USART_ISNULL){ return ; } 我们可以来看看MC52I_SetUsart(USART1_Recv,USART1_Send)函数的实现方法。 函数原型如下:
- 关键字:
stm32 编程
-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的STM32微控制器加密算法库成功通过美国密码算法验证体系(US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Validation Program,CAVP)验证,有助于客户快速、经济地提高新产品的安全性。
作为STM32Cube软件包的扩展模块,X-CUBE-CRYPTOLIB算法库可直接用于基于STM32的注重安全的产品,包括物联网(IoT)硬件、销售终端设备、智能表计、门禁系统和指纹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 针对全球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公司计划在新产品中采用USB Type-C™和电力传输(PD,Power Delivery)技术,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发布一款经过行业认证的基于其领先市场的STM32微控制器的软件解决方案,让USB Type-C™和电力传输(PD)集成工作变得更容易。这款免费的STM32 USB-C和PD中间件栈兼容USB Type-C 1.2和USB Power Delivery 2.0规范,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 SD的驱动和应用困扰了我很久,寒假的时候看到SD简化版物理层协议的时候就傻掉了,看到SD的驱动快3000行的代码也动摇了。这几天几种地看了一下SD卡的相关内容,总结了一些体会,感觉也没有那么恐怖了。我决定从分层上来讨论SD的驱动和应用,因为这样可以构建一个清晰的逻辑,且不知哪位计算机大师曾说过:一切计算机问题都可以用分层的方法来解决。
我自己把SD卡从驱动到应用共分为4层,从下至上依次为:驱动层、物理层、文件系统层、应用层。下面一一来介绍各层的一些重要的操作。
1)驱动层
驱动层,对
- 关键字:
STM32 SD卡
-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和教育、创客和物联网市场最大的开源生态系统Arduino公司,宣布了一项合作协议,让业界领先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MCU)以及意法半导体的传感器、功率器件和通信连接技术走近Arduino创客社区。STAR (ST和Arduino的前两个字母组合)开发项目的首款产品基于STM32F469的STAR Otto基板于近日向公众展出。现在,物联网开发人员和创客可以在他们的智能硬件内创建高性能图形功能,使用容易上手的软硬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 一、Cortex-M3支持最大4GB的存储空间,其地址映射关系如下图
二、存储器映射实例:256KB Flash 48KB SRAM
IROM1为片上程序存储器,即片上集成的Flash存储器,对该处理器Flash大小为256KB,即0x40000
IRAM1为片上数据存储器,即片上集成的SRAM存储器,对该处理器Flash大小为48KB,即0xC000
片上SRAM的起始地址是0x2000000
- 关键字:
STM32 存储
- 若要评选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风头最劲的MCU,非意法半导体的STM32系列莫属。几乎在每个讨论MCU的技术论坛里,在每个电子产品公司评价方案的备选名单中,在每个初学或初用MCU的新手攻略里,STM32的名字都是被讨论最多的那个。自2007年推出首颗Cortex-M内核的STM32 MCU,截至2015年12月已经累计出货超过了15亿颗,如今正以每秒20颗的速度向着新的里程碑迈进。基于ARM Cortex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市场成功,意法半导体特别联合全球合作伙伴于20
- 关键字:
STM32 MCU ST
stm32-vref+vref-vddavss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stm32-vref+vref-vddavss!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stm32-vref+vref-vddavss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stm32-vref+vref-vddavss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stm32-vref+vref-vddavss电路
stm32-vref+vref-vddavss相关帖子
stm32-vref+vref-vddavss资料下载
stm32-vref+vref-vddavss专栏文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