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10 月 23 日消息,10 月 12 日,包括英伟达 RTX 4090 公版在内的多款型号正式上市开售,起价 12999 元,但依然秒罄。虽然上市之前被很多用户吐槽定价偏高,甚至在二手平台有破发的迹象,但这款显卡在上市之后依然火爆,甚至多个品牌的 RTX 4090 还涨起价来了。实际上,目前 RTX 4090 不止是涨价,首批显卡发售之后已然接近断货,各大品牌的官方旗舰店中普遍都处于预约中的状态。博板堂之前有供应链人士表态:NV RTX4090 系列 GPU 中国区市场分货量非常有限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万众期待的RTX 4000系显卡在9月20日发布之后,如今也终于迎来了它的零售版本,虽然,本次全新的RTX涨了一波价,但第一批RTX 4090还是被一抢而空,足可见大众对其的期待。目前,互联网上对其的测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就让笔者来带各位一窥RTX 4090这颗老黄的新核弹的性能到底是几斤几两。首先,先给各位泼一盆冷水,老黄在发布会上号称性能比上一代提高2~4倍,这里面肯定是有水分的,很有可能是在采用了全新DLSS 3.0技术之下达到的成绩,RTX 4090对比上一代RTX 3090ti的提升虽然不及老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在用户大量批评后,英伟达近日宣布取消了硬件全面缩水的 RTX 4080 12GB 显卡。现在,至少有两个主板合作伙伴已向外媒 Gamers Nexus 确认,英伟达愿意为取消 RTX 4080 12GB 显卡报销包装盒费用。据报道,英伟达将与已经为 RTX 4080 12GB 显卡制造了包装盒的合作伙伴商谈,偿还他们的包装成本。由于显卡不再发布,现在必须收集和销毁这些包装盒,就像从来没有宣传过一样。目前尚不清楚英伟达是否会报销人力成本。IT之家了解到,作为目前 RTX 4
- 关键字:
英伟达 显卡 RTX 4080
- 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据 VideoCardz 消息,英伟达已经在最新的 522.25 驱动中取消了 RTX 30 系列显卡的挖矿限制。据报道,网友Timbers007 已经确认 GeForce RTX 3080 Ti 已经不再受限制的影响,可实现112 MH / s 的挖矿速度。此外,RTX 3060 v2(带 LHR 的型号)使用最新驱动程序也能达到47 MH / s 的速度。IT之家了解到,英伟达于 2021 年 5 月推出了 LHR 版本的 RTX 30 显卡,限制显卡挖矿算力。目前,
-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30 显卡 驱动
- RTX 4090和RTX 4080显卡已经登场,从发售进度来看非常从容,这意味着,更亲民的RTX 4070/4060年底前要见到似乎是一件难事。 不过,爆料人MLID分享了一张RTX 4070 FE的谍照,一架硕大的涡轮风扇跃然眼前。 消息称,RTX 4070采用V形PCB板,搭载和RTX 4080 12GB同款AD104核心,不过显卡本身的厚度薄了些,仅占用双槽。 爆料人还绘制了尺寸对比RTX 3080的参考图(绿色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区别。 规格方面,RTX 4070的显存预计是10GB(
-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 IT之家 9 月 29 日消息,据博板堂消息,RTX 3060 系列显卡近期出现紧缺状况,这可能与新版本将在 10 月推出有关。IT之家曾报道,本月初即有消息称英伟达将推出新款 RTX 3060 系列显卡,起到清库存的效果,将上代 GPU 最大化利用。消息称,新版 RTX 3060 显卡将配备 8GB 内存,比原版少了 4GB,价格可能低于 300 美元(约 2157 元人民币)。新版RTX 3060 Ti 可能会配备 GDDR6X 显存,增加显存带宽。目前,在京东平台,RTX 3060 显卡的价格保持平
-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3060 显卡
- IT之家 9 月 25 日消息,从英伟达获悉,为了帮助更快、更高效地大规模处理图像,英伟达推出了 CV-CUDA,这是一个用于构建加速型端到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管道的开源库。英伟达表示,互联网流量以视频为主。这类视频将越来越多地被 AI 特效和计算机图形所增强。同时,迅猛增长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共享服务遇到了难题,包括云计算成本不断增长,以及基于 AI 的成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管线遭遇瓶颈。据介绍,CV-CUDA 可为 AI 特效加速,例如重照明、重置、模糊背景和超高分辨率。CV-CUDA 提供了 50 多种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NVIDIA近日更新官网的显卡家族,想买的网友可以参考之后下手了。从NVIDIA官网展示细节看,目前的显卡家族包含了RTX 40系列和RTX30系列,罗列出来的都是接下来要服役的主力显卡。具体来说包含了:RTX 4090、4080;RTX 3080、3070和3060,而RTX 3090不见踪影,可以遇见的是,接下来随着RTX 40系列其他新品发布,RTX 30系列还要做出调整。3090不见了!NVIDIA晒最新RTX显卡家族:你买谁?© 由 3DM 提供9月20日晚,在NVIDIA GTC大会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据香港媒体 HKEPC 消息,由于大量媒体写错,英伟达今天澄清,RTX 40 GPU 采用的台积电 4N 为 5nm 工艺,而不是 4nm 工艺。据报道,英伟达 RTX 40 GPU 采用了基于 5nm 的 TSMC 4N 工艺,“4N”中的 N 应该代表 Nvidia 定制。目前,英伟达官方新闻稿以及各显卡厂商的新闻稿基本采用了“TSMC 4N”的写法,并没有写明具体是几 nm 工艺。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前几日,华为Mate 50 系列的性能测试已经解禁,大众期待的华为两年磨一“舰”的全新旗舰Mate 50,所以,现在笔者就趁着这股东风,来和各位读者分析一下,华为Mate 50系列。华为Mate 50早前,互联网上就有不少传闻成Mate 50系列可能会使用上一代骁龙8gen 1 4G版作为核心SoC,但是本次Mate 50 却搭载了最新的骁龙8+ gen 1 4G版属实是让笔者惊喜。对于骁龙8+的性能几何,网络上已经有太多同款处理器机型和大量的性能测试,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有一点,值得一提,虽然Mat
- 关键字:
华为 智能手机 Mate 50
- 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日前,英伟达发布了 RTX 4090 显卡,官网标注 GPU Bosst 频率为 2.52GHz。但在英伟达发布的一段《赛博朋克 2077》演示视频中,实际频率超过了 2.8GHz。据外媒报道,NVIDIA CEO 黄仁勋一直在暗示 RTX 4090 在内部超频测试中可达 3.0 GHz,但目前还没有更多证据。如果 RTX 4090 在运行游戏时即可默认达到 2.8 GHz,那么 3GHz 应该很容易实现。IT之家曾报道,英伟达官网现已上线三款
-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 摘要:行人序列重识别是对同一个人进行跨摄像头识别,要实现跨摄像头行人精确识别必须充分利用行人序
列的时空线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引导的行人序列重识别,首先利用ResNet-50提
取行人序列特征;然后用全局引导网络将行人序列特征分解为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并提取行人序列全局特征
和局部特征的时间相关性;最后对行人序列特征PCA降维后用JS散度计算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跨
摄像头行人序列重识别中识不仅识别率高,而且效率高。关键词:行人序列重识别;ResNet-50;全局引
- 关键字:
202209 行人序列重识别 ResNet-50 全局引导 PCA
- 近日,华为和Apple相继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华为时隔两年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发布了Mate系列的新产品Mate 50系列,而Apple则是发布了iPhone的例行更新——iPhone 14系列。这两场发布会不约而同的介绍了全新的功能——卫星通信,一时间将这种技术拉入了大众消费者的视野之中,虽然Apple和华为都提到了卫星通信,但是其实现的最终效果和原理存在着些许不同,本篇笔者来浅谈一下其中的原理。作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关键字:
Mate 50 iPhone 14 卫星通信
- 9月5日晚间消息,赶在明天(9月6日)下午的华为发布会前,Mate 50 Pro首个跑分曝光。 测试软件为GeekBench 5,单核1266分,多核3938分。 机型识别为华为DCO-AL00,频率信息为1*3.19GHz X2+3*2.75GHz A710+4*2.02GHz A510,Adreno730 GPU。 从参数来看,这颗处理器应该是骁龙8+Gen1,由台积电4nm代工,发热和能耗相较于三星4nm版的骁龙8 Gen1改良不少。 当然,在新机尚未正式发布前,没有那么实锤的事情,还是
- 关键字:
华为 MATE 50
- 上周余承东在公开场合宣传,华为Mate 50这次将搭载全新的通信技术,要“向上捅破天”。而今天上午终于得到了官方验证,华为华为Mate 50将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华为Mate 50这次将接入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能实现无信号下的紧急通信服务。
- 关键字:
Mate 50 卫星通信 华为
rtx 50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tx 50!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tx 50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tx 50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