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大陆、台湾和香港的RFID产业正式结盟,三地150多名业界人士参加了成立仪式。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缩写,俗称电子标签。该技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并在门禁控制、动物身份识别、道路自动收费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备受零售商推崇。
据悉,该联盟由福建省信息产业商会、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台湾信息运筹管理学会及香港大学电子商业科技研究所等机构发起成立,将以三地标准共享、资源共用和市场共有的方式,通过组建RFID联合实验室、成立RFID产业孵化器、设立专项基金
关键字:
RFID 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 联盟
防伪的经典方法一直都是采用防伪包装或某种不可恢复的防拆包装,以及专门的标签印记技术。然而,任何在产品上可见的信息都可能被克隆,而且克隆信息可用于生产貌似真品的假冒产品。RFID被认为是库存控制和产品追踪管理的下一代条码技术,也能确保最终产品固件的安全和防止伪造,同时还能对产品的组成材料、保管环节及从原材料采购直到最终用户购买产品涉及到的各种周边情况的信息链进行安全记录管理。
RFID与产品标识技术
RFID器件可做得如米粒大小,同时具有足够的内存来保存密钥、算法及产品拥有信息链。RFI
关键字:
RFID 防伪 加密 标签
1 引 言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读码系统和标签系统组成,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传递信息,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读写距离和识别率。RFID标签芯片阻抗一般具有电阻较小而容抗较大的特点,且每个芯片都有其特定阻抗,因此必须针对特定芯片设计与之匹配的标签天线。
目前,RFID没有全球统一的频率划分规范,在UHF频段,主要有欧洲的866~869 MHz及美国的902~928 MH
关键字:
RFID 射频识别 标签 天线 UHF
摘要:本文以EMS(Escort Memory Systems)的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LRP830为例,分别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微机与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串行通讯,从而读取标识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法:PLC通过串行I/O通讯协议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PC通过Windows多线程技术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文中给出了实例。RFID射频识别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所述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推动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射
关键字:
RFID 射频识别 可编程控制器 微机 串行通讯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自动化所了解到,该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系统,成功地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应用,开创了人脸识别技术奥运会应用的先河。
据介绍,由这个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率领的团队,经过长期研究探索,研发了高性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并将其与RFID射频卡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北京奥运定制了人脸识别快速身份验证系统。该系统事先对入场券持有者提交的人脸身份照片进行扫描,提取人脸特征,并录入信息数据库。在进入现场时,利用视频摄像头对入场券持有者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与数
关键字:
图像采集 人脸识别系统 RFID 奥运
1 引言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对目标加以识别并交换数据,主要应用于较短时间内在射频区域中识别一个目标。当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到达射频有效区域时,标签会同时响应读写器指令并发送信号,导致阅读器不能正确接收数据,也不能正确识别标签,发生冲突。需要一种可靠的防冲突(Anti-collision)算法,解决在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时出现的数据冲突而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问题。
无源电子标签数字集成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通信安全、信息安全、存储以
关键字:
RFID 射频识别 防冲突算法 电子标签
中国的移动存储标准即将正式出台,有望打破国外标准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4年的时间,奥运会从雅典来到了北京。4年的时间,中国的移动存储标准即将正式出台,有望打破国外标准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中国移动存储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普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庆方博士介绍,中国本土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存储标准方案已经定稿,不久即将公示。
公示期结束后,我国首个移动存储的行业标准就将正式出台。已经开展的中国移动存储标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 移动存储闪存盘通用规范》、《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器通用规
关键字:
移动存储 3G TD-SCDMA SANDISK RFID
以张琪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与电子标签应用代表团一行六人于2008年7月20日至7月29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考察。本次访美考察,代表团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宣传政策、沟通交流、开展合作”的目的,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讯息。
代表团由张琪会长任领队,团员包括:卫生部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总工王辉、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卡号业务处经理侯海涛、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美国信息产业机构运营与研究总监顾文杰等共六人。
在美访问
关键字:
RFID 智能卡 电子标签 AUTO-ID
奥地利科技大学 Hagenberg校区的 NFC研究实验室采用 NFC技术开展一项智能海报应用,为观光者提供Hagenberg城镇的相关信息。据项目的合作伙伴称,这是奥地利首个NFC 智能海报项目。
项目于去年 1月份开始,工作人员在该市的风景区和其它地区分别竖立了 20个嵌有 NFC RFID标签的信息指示牌和地图。NFC采用短距离 13.56 MHz RFID技术来在两台 NFC设备间安全地传递信息。每张海报上的 NFC标识内嵌有一个 RFID标签。经过的游客采用 NFC手机靠近贴标海报,便
关键字:
NFC 智能海报 RFID 奥地利
近期,沃尔玛在佛山EPC采纳项目供应商简介会上推广RFID技术,要求所有供应商于2009年1月20日起所有运往山姆俱乐部旗下配送中心和零售店铺的产品货箱必须根据新规范(EPC),贴上电子产品标签,标志着其在中国吹响了全面推广RFID技术的号角。
对此,易观国际分析认为:虽然沃尔玛已经从RFID 应用中获得了可观收益,但结合当前国内零售业现状, RFID技术在零售行业的应用将与条码技术长期共存。
首先,虽然RFID技术有诸多优点,可以帮助节省人工成本、实时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行效率等,但其成本
关键字:
RFID 零售 条码技术 供应链
RFID(Radio Frequency l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通信实现远距离识别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与现代物流领域普遍使用的条码技术相比,它在读写距离、保密性、智能化、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RFID的物流应用存在两种编码体系,一种是日本UID(Ubiquitous ID)中心提出的UID编码体系,另一种是美国EPC(Electmnic Production Code.电子产品代码)环球协会提出的EPC电子产品
关键字:
RFID 射频 UID EPC 物流
继03-06年电子行业高速增长之后,多数电子厂商已进入产能转移的中后期,加上国内外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电子行业增长速度趋缓。面对电子行业成长下滑的现状,企业并不能坐以待毙,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推出成为了电子行业发展的新契机。因此,在产能转移的这一周期,企业必须以技术升级思路为主导,在技术持续升级的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创新型行业将成产能转换周期的主流。企业将从投资驱动型、成本驱动型向工艺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的方向转变。
新一轮产能转移周期的新思路
从电子行业的发展周期
关键字:
电子行业 技术升级 安防 RFID
引言
射频识别(RFID)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系统,功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具体阐述基于MSP430F2012和CC1100低功耗设计理念的双向主动式标签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低功耗设计
低功耗概述
功耗基本定义为能量消耗的速率,可分为瞬态功耗和平均功耗两类。两者意义不同,有不同的应用背景和优化策略,通常被笼统地概括为低功耗设计。实际研究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区分为:
(1)瞬态功耗优化:目标是降低峰值功耗,解决电路可靠性问题。
(2
关键字:
RFID 单片机 低功耗 I/O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停车场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等。在大多数应用中,只要求有固定的阅读器,但在某些特殊系统中(如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不仅要求有固定的阅读器,而且还要求有手持式读卡器。
TagMaster AB公司是世界知名的RFID读卡器制造商。它提供性能优良的固定式阅读器,也提供一种手持式阅读器。手持式读卡器由Caiso公司的工业级PDA
关键字:
RFID 嵌入式 Linux 便携
“我们正在解决RF-SIM卡量产的问题,相信年内,将会逐步开展RF-SIM卡大规模测试,使大众能够尽快通过手机‘非接触式’服务于公交和地铁等票务的小额支付。”某省运营商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像这样将新业务瞄准RFID的运营商不在少数,中国移动旗下很多地方运营商已经悄然开始发展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期望从中获得收益。
RF-SIM是一种基于SIM卡的近/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此技术是NFC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
关键字:
RF-SIM 无线通信技术 RFID 手机
rfid-sim卡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fid-sim卡!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fid-sim卡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fid-sim卡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